昨天我老婆说要带孩子们去滑雪,于是早早起床收拾利索准备出发。在路上时还担心孩子们学起来比较慢怕他们学不会,到了滑雪场后老大迫不及待的把我拉到雪坡上就要往下滑,但他胆怯又不敢滑。于是我就很好的起到了示范作用,我虽然不会滑,但是我的摔跤技术还是可以的。
在滑之前其实我已经做好了摔跤的准备,滑雪嘛!不摔几骄怎么能学会呢?反倒是老大的表现很出乎我的意外,从雪坡上下来四平八稳、慢慢悠悠竟然一次都没摔,反倒是我一个成年人摔的自我陶醉,如此忘我。摔几次下来,不断总结,我几乎学会了S型滑行。而老大却一直采用它的直线慢速滑行。我试图鼓励他,尝试S型滑行,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这让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是认知上的不同才让我们有不同的想法。一个10岁孩子的认知可能认为,只要我不摔跤慢慢就会滑雪了。而我认为只有不断尝试新的动作,摔跤后接着尝试,周而复始,不断总结才会学会。有了这样不同的想法,才有了我们不同的行为。
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就是:要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我们才能获得成长。我如果把这些话直接讲给他听,他肯定听不懂或者不接受。不讲吧,我有心里着急看着有问题,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才会有好的效果!很多教育家讲过,男孩教育应该多采用犯错是教育,而不是说教式教育。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在实践中自我总结比家长说一百句都有用。这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感想希望对你有用。
我是无谓的小强,希望和你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