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的整个团队,7个女生,1个男生,恋爱的有2个,4只单身狗,唯一一个已婚的就是我。
频繁恋爱和分手的芝芝,我看着她这三年里恋爱3次,每次恋爱都是热恋,一谈婚论嫁就必然分手。分手的理由无非是,男生是妈宝男,婆婆太强势,装修意见不统一。
总之,一发现苗头不对,芝芝就马上闪人,华丽转身毫不犹豫。
有时候她羡慕我的10年长跑步入婚姻,我心说,如果早年的熊爸给你,你肯定闪800回了。
团队里另外两个恋爱的女生,丫丫和晶晶都是90后,一看就是家教不错的姑娘,彬彬有礼。也都是只恋爱不期许婚姻,看不到半点想结婚的焦急。
剩下的姑娘干脆就安静地单着,偶尔也相亲。
我的好闺蜜马小懒结婚1年,离婚3年。离婚的原因也不外乎婆婆太强势,老公是妈宝男,回家来和大爷一样,各式葛优瘫,打手游,在婆媳矛盾中扮演隐形人。最后矛盾上升到动手,马小懒就回了娘家,直到办手续都再未回过自己的婚房。
芝芝、丫丫、晶晶、马小懒都是外形和工作稳定的好姑娘,有的家庭富裕,有的清贫,但总的来说都是父慈母爱,和父母相处得相当好。芝芝和妈妈就像闺蜜,怕妈妈退休寂寞还买了只狗狗陪妈妈;丫丫谈起自己的父母满是骄傲和自豪,晶晶也是天天给家里打电话,马小懒离婚后一直“赖”在娘家,完全放下了结婚的念头。
马小懒还豪言:“结婚?还有哪个男人会对我像我爸那么疼我?”
芝芝每逢谈婚论嫁就分手的一大原因也是因为,结婚就不能再和父母住了。
看起来,有思想的好姑娘都不结婚了,似乎也不尽然。
我娘家邻居家的小姑娘,见人就笑,长得像水蜜桃一样甜。20岁刚过,就急着结婚了,只因为亲爹再婚了,后妈容不下她。为了离开不幸福的家,就草率地把自己嫁掉了。
邻居小姑娘不是个例,我也是忍受不了妈妈的絮叨,早早就结婚独立了。
我再看自己的婚姻质量,比父母那代人的婚姻质量不知道高出去多少倍。我们大多有自己的婚房,不用和公婆同住,那我们为什么还是忍不住吐槽,真的是婚姻太糟糕吗?
我父母从小就和兄弟姐妹挤在一个屋檐下,家里穷,三四个孩子难免摩擦。尽管经济条件有限,大家还是互相谦让。当初家家都上山下乡,我妈就主动请缨,说哥哥上班了,弟弟在上学,我去吧。
结了婚也依然如此,和公婆、小叔子挤在一个屋檐下,10几平米的屋子,进屋就上炕。冰凉的墙壁都是返潮的黑印,铺上墙纸都盖不上。床下面就是炉子,做饭、吃饭、睡觉全在这十几平方里。这种床沿碰锅边的日子,必然少不了磕磕碰碰,一吵就是一辈子。
我想换做是我,这样的婚姻我一天也过不下去。但我妈因为有婚前20多年的历练,她从不觉得婚后的日子算苦。好歹有间屋子呢,如果不婚,哥哥弟弟结婚了,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所以,我的父母即使再拌嘴,也未曾想过离婚,除了名声,还有个原因就是住房问题。
所以,单纯地说是婚姻出了问题,这对婚姻是不公平的。
无论80还是90后,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是父母宠爱下长大,在家饭来张口。婚后,凡事都得自己经营,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要照顾老公或公婆呢?
一、越是富养的女孩,经过一点挫折,越容易对婚姻灰心
马小懒的婚姻,是她唯一一次恋爱。离婚后她也相亲过,但她对婚姻早已不抱任何希望。当然,究其原因,马小懒离婚后可以回娘家住,父母甚至更开心,女儿又回到自己身旁了。
我邻居家的小姑娘,后来惨遭婆婆虐待。虐待到让她当众下跪,甚至还到处炫耀儿媳向自己下跪了。小姑娘依然忍受了很久,最后因为老公在外借贷,还反说她的不是,她才终于心灰意冷从婚姻中解脱了。
我不清楚,后来她有没有再婚。但她对婚姻的忍耐度显然比芝芝和马小懒的忍耐度要高很多。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离婚后无家可归。最后选择离婚,也是因为她符合国家政策,办了一处“经济廉租房”,有个暂时的家可以安居了。
我很能理解她,但凡有个地方能让她安身立命,她都不会选择离婚,她太渴望有个遮风避雨的家。
富养的女孩,拥有父母的爱,不是因为她们挑剔,而是她们实在有很多选择。可以单身,可以恋爱,可以离婚,父母永远都在身后,而穷养的那些好姑娘们,除了寄希望于婚姻,没有其它选择。创业,她们没有资本;拼命工作也不可能短期间积累资金,结婚则更快。
二、婚姻质量提升了,只是速度赶不上婚前质量
以前家里如果头胎是女孩,势必会生二胎,一直生到男孩为止。女孩子是没有机会作为父母唯一爱的孩子的,现在不同了。在父母那是宝宝和公主的女生大有人在,只需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就够了。
婚姻生活的质量也提升了。我们有自己的住房,父母帮我们带孩子。虽然有时候也辛苦,但比起父母那一代是幸福太多了。
照顾老公,伺候公婆,他们那一代都在这么做。当然,也有做一手好饭的男同志也很多。
只是和婚前比起来,难免显得束缚了。婚前我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洗,婚后可能要帮伴侣洗衣服;婚前我回家就吃现成的,婚后可能8点到家还得做饭;婚前姐妹淘一大堆,下班聚会唱歌一大堆应酬,婚后要存奶粉钱少买包包。
这种抱怨也是人之常情的。
我们之所以不需要婚姻了,一方面就是因为我们不再需要靠婚姻改变生活了。
婚前我们已经足够幸福,跟着父母不用干活,张嘴吃饭。
同样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年代,除了造就了小公主,还有奇葩产物——妈宝男。这种生物严重地影响了婚姻质量的提升速度。
这是一个巨婴的年代,女孩是宝宝,男孩是妈宝,不论是哪种人,其实都不适合婚姻的。
虽然生理年龄成年了,心理状态还是个宝宝,怎么能结婚呢?充其量就是过家家。
三、物质满足后,精神也应该跟上步伐
不论是小公主还是精神独立的女生,在物质富足,买得起包和口红之后,渴望的就是两个字“懂我”。
就像河东狮吼中张柏芝那段著名的独白,女生都渴望有这个人把自己放在心尖。
如果婚后要面对一段榆木疙瘩,那不如直接舔屏看各种小鲜肉老公了,那至少还不用生气。
若婚姻还是一如既往,结婚便要柴米油盐、婆婆妈妈,生孩子那么痛那何必呢,反正我有工作和养老金。
这一层级,无疑对男性是一大挑战。
很显然,直男癌、妈宝男的比例相当高,所以女生宁愿恋爱或者单身。
不抱希望,就不会有失望。
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婚姻,是爱情的死劫。
婚姻只是一种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说到底关键还是关系两头的你和我。如果这段关系有了问题,那肯定是关系两头的你和我出了问题。
其实婚姻不再是必须,未尝不是好事。
我不再因为父母之命,不再因为世俗眼光,随便相亲结婚了。
结婚,只是因为我想和你天天在一起,互相懂得,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一个像你或像我的小宝宝。
自由了,婚姻才能不再是束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