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兰卡之行

兰卡之行

作者: 三只脚的小象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21:21 被阅读0次

          8. 27早上6:45分,梦醒了。

         “When u wake up tomorrow, everything isdifferent, it’s just a dream for u.”

         “ Yes, along dream.”

         这是26号晚上我和Oshadha的对话。Oshadha,我们的一个项目负责人,一个黑黑的、壮壮的、满脸胡须的IT男。(当我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我的脑子短路了,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这个梦,这个奇怪的、长达六周的梦)

         7.26——8.26四十天的时间,一个新的身份,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外貌,一样的追求,一样的热情。来自不同国家的同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相互帮助,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了解这个世界,为这个共同拥有的世界奉献力量。

                                                                           支教

         我们是两个项目的成员住在同一个房子里,他们的项目是支教。刚开始,我们和他们一起去了一间小学支教,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支教。一开始有些胆怯,不知道要讲些什么,不确定和那些孩子语言上能不能沟通,但当我们真正走进那间小学的时候,那群孩子们好奇、纯真、热情的笑容让我抛开所有的不确定,只想和她们亲近。之后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我被分到了一年级的班级,学生很少,一个年级一个班,班里面有十几个孩子,都是六七岁的年纪。我坐在他们之间,她们都显得格外兴奋,都想离我很近,一个个就像“话唠”一样问我问题、让我看他们的作业……虽然语言沟通有些困难,但我们依然像小伙伴一样一起做手工、聊天,甚至教他们一点中文。孩子们让我第一次觉得交流无关语言、外貌无关肤色。

                                                                     雨林探索

         斯里兰卡位于热带,是印度洋的一个岛国。由于战乱的影响,兰卡相对经济落后,不过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兰卡经济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上的数据显示,兰卡森林覆盖率由1881年的百分之八十四急速下降,至1999年已经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二。兰卡资源利用原始,大量木材被用做燃料,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薄弱,大量树木被源源不断的砍伐。为了深入感受兰卡的森林状况,我们实地深入雨林,探索动植物现状。从科伦坡出发,我们坐车大概五个小时,来到一个雨林。下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原始,没有国内完备的景区设施,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只是山间小道、树木和流水。从山底开始徒步,走完一段石头小路,就进入了雨林,雨林里的树木遮天蔽日,脚下的树叶踩得沙沙作响。雨林里遍地藏满了水蛭、毛毛虫,不时遇到几只蜥蜴、松鼠甚至孔雀。六个小时艳阳天下的徒步,虽然很累,也让我收获满满。原始的环境、各式各样的野生动植物,这些之前对于我来说都是只在视频里见过,远望而不可及的,他们与自然的亲近,让我大吃一惊。

                                                             塑料回收站、纸回收站

走进塑料回收站,看到一堆堆塑料垃圾,臭味扑鼻,本能的想要逃避。所谓的回收站其实就是一个彩钢瓦搭建成的厂棚,里面的工人多数是年老的妇女,他们纯靠手工分拣、搬运、清洗塑料。斯里兰卡目前技术落后,只能将塑料打碎卖给印度、中国这些国家,自己不可以循环利用。杂七杂八的塑料先被放进机器里打碎,再进行碎片手工清洗,接着去水、烘干、打包。整道工序看似简单,却费时费力,半人工式的做工方式效率更是低下,塑料打碎机轰隆隆一直工作半天,也只见一小堆碎片。斯里兰卡的塑料使用频率加上回收站技术如此落后,让我不禁为它的未来担心,这种单向式的发展模式能够持续多久呢?塑料回收站里高温难耐、臭气熏天、噪音震耳,这样的工作环境让我以为工资一定很高,可结果恰恰相反,经询问得知在那里工作的工作人员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只有五六百人民币,这种不对等的回报又怎么会不加剧恶性循环呢?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一个兰卡国内最大的一个纸回收站,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的模式和塑料回收站如出一辙,也是分类打包运往其他国家。问其原因为什么不循环利用那些纸,负责人告诉我们由于没有政府支持,循环使用代价昂贵,没有利益追求,而且目前并没有纸回收利用的技术。内战导致的政府经济压力以及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这些都阻碍着斯里兰卡的发展,是无可奈何的事实,也是未来发展追求的方向。

                                                                         垃圾山

         本来要用垃圾堆做标题,后来想想垃圾堆力度完全不够,那是一座山,对,山。远远地还没到地点,负责人说,“看那边。”“山吗?”“哈哈,不,那都是垃圾”。瞬间都张大了嘴巴,怎么可能?就在市区边上,那么大一座垃圾山。但当我一点点走进,我不得不相信。很难想象那么大一堆黑乎乎的东西竟然全是遗存多年的垃圾,久到味道已经不浓了。垃圾山的周围是什么呢?是像打过仗一样残败的彩色的房屋。原来是有人住的,倒塌的房屋里面还有书本,自从有了这堆垃圾,他们就不得不离开,没有政府补偿,没人管,没人问。墙上依稀还能看到留下的反抗标语,而现在附近唯一的活物只有野狗和乌鸦,现场的死寂只有随着野狗的移动被打破。斯里兰卡官方部门对待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让人震惊。

         四十天的志愿者经历不长不短,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其它团队成员一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力量有限,但还有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和我们一样在为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奋斗。这次的经历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而且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成熟,除此之外我在不同文化、不同肤色中找到了民族自信。

相关文章

  • 兰卡之行

    不知不觉项目结束已经快两个月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不可思议。现在终于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在兰卡的日子。 我当时参...

  • 兰卡之行

    8. 27早上6:45分,梦醒了。 “When u wake up tomorrow, ever...

  • 兰卡之行

    计划这次的志愿活动足足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除去通过学校的志愿组织报名,参加面试、复试,与父母不断沟通、做思想工作...

  • 灿烂的锡兰(三)

    到达康提,终于回归了城市的喧哗。这次兰卡之行是临时起意,接个尾单,所以裙衫携带不足,一直琢磨着找机会在兰卡来点行头...

  • 【18岁的夏天•兰卡行】

    这次Aiesec的兰卡之行,可以说是人生目前为止最精彩的暑假。 在忙碌无比的上个学期偶然得知了Aiesec和斯里兰...

  • 兰卡,兰卡~

    2019.06.02.在经过Becky近半年的筹划后,我们的旅行团终于成行。团员有结束一年老总后暂时解放的梁医生及...

  • 我的兰马之行!

    我的兰马之行 兰马过去了10多天,在整理照片的时候觉得还是有必要记录下我的兰马之行! 今年无意中报了兰马且中签了,...

  • 兰马之行

    我的第九个半程马拉松来到了西北重镇兰州。几年前西北助学,因为行程安排,最后从兰州返回,我曾经跟金城有过一次短...

  • 兰卡

    你问我为什么要去哪里,哪里有红茶,那里有宝藏,那里有小火车。 你不语。为什么是那一天 凑巧吧 你眼神凝视。我从你家...

  • 兰卡

    近日,川铁国际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延长线项目部向我公司发来表扬信,高度赞扬我公司斯里兰卡2-1标项目部在2017年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兰卡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zf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