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通识50讲之25-历史篇何以中国

通识50讲之25-历史篇何以中国

作者: 果大喵喵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09:34 被阅读0次

    #History, Mirror

    "What will you see, when you look into the mirror? Even the wisest cannot tell. For the mirror shows many things. Things that were, things that are, and some things, that have not yet come to pass."

    - Galadriel,《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我们的通识学习上半部分结束了。在开启下半部分之前,一起来复习回忆一下吧。在开学典礼上,跟着苏格拉底老师一起省察了一下自己的学习心态,我们认识到学习既不是为了收集,也不是为了炫耀。也许是为了满足单纯的好奇,也许是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来补充一些自己欠缺的环节。但不管是带着什么样的目的,我们都希望行程完成的时候,都能有超过了预期的收获。而这就要求我们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只有承认自己的无知,保持空杯,才能学到新的东西。

    这是一个加速时代,周围的科技,信息,思潮,所有的一切都在以令人眩晕的速度改变。人人变得越来越焦虑,生怕掉队,生怕错过。弗里德曼告诉我们,要学会慢下来,在变化中找到那些重要因素。我们不能人云亦云,但也不要蛮横的与趋势做对,学会在各种风潮的漩涡中找到安定的台风之眼,学会藏身与人潮的裹挟中“随波逐流”,学会借势而起。

    我们也一起听了知名度仅次于乔帮主那场演讲的David Foster关于“老鱼和小鱼”的对话。意识到过分的追求精英文化,很可能反而会让自己和孩子们陷入“水涨船高”的窘境,变成只知低头吃草,优秀却软弱的绵羊。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关键的事情,就像鱼生活的水一样,太明显太习惯以至于我们“视而不见”。

    从第1篇到今天的25篇,通过“认识自己,他人,家庭关系,思维训练,表达,行动力和信仰”这7个模块,学习和巩固了通识九艺:“语言,演讲,写作,逻辑思维,数学与概率,博弈论,战略,金融,工程学”。每个模块,每个学科都分门别类的归纳了重要知识点和相应的书目,几十天不可能全部读完,这是一项可以持续进行的终身学习副业。想必你的工具包里已经有了OODA循环,拉波波特谈判法,无摩擦理想框架,模块与交叉学习等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从今天开始,我们跳脱出实用类的学科,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来建构知识系统。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列出新计划的激动之余,也来“忆苦思甜”,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学习一下这块我们深爱的热土。

    讲历史的书是浩如烟海的。这里选书的角度,一是从一种大历史观的角度,不去关注具体的历史节点,那些王侯将相的故事与功过,我们要站在高屋建瓴,尝试纵览整个人类文明,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从历史的偶然与必然性中找到对我们人生的那些启发和智慧。二是从这些书的作者的分析框架和结构来学习如何研究一门庞杂又宏大的学问,作者的读到间接,他们是如何发现历史中的问题,又是如何解释这些问题的。

    你可能已经读过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历史三部曲,这是国内近几年现象级的畅销书。(熟悉果大的人可能知道,讲到畅销,一般都不是褒义。。)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其实这位作者和著作在欧美国家并没有人人热捧的轰动,他的观点也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种而已。有的时候,作者为了扩大效果,是很有可能用一种近乎“耸人听闻”的语气来阐述自己观点的。这就要求我们读者用谨慎,批判的心态来阅读。读书,就好像吃饭一样,香辣香的重口味虽然很吸引人,但是也同时要注意多样性的搭配,做到“营养均衡”。

    说到天朝的历史,大家更多想到的可能是汉前的思想盛世,唐宋的文化昌兴,但是一些更早的历史却不太被人注意,这一方面是由于记录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考古发现要求很高。但也正因为如此,这样出土的历史才更少经历“人手”,保留了更多的客观和真实性。这里就拿一个最能体现人文和技术高峰,又非常有历史厚重感的“青铜器”来作为研究对象。

    1. 青铜

    青铜时代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丹麦的国家博物馆的管理员,Christian Jürgensen Thomsen 提出来,详见于古本:《Ledetraad til Nordisk Oldkyndighed》。果大专门去图书馆考证, 因为古体的丹麦语,就连丹麦人自己真正阅读过的也在极少数。不过说起这位Christian J, 他却是个真正的Encyclopedia,即通识人才。我们现在通用且熟知的历史时代理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就是最早由他根据丹麦博物馆的藏品分类所提出的。

    青铜时代由柴尔德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仍以石器为主,青铜作为装饰,第二阶段开始用于手工业,到第三阶段才开始大规模用于农业生产。青铜器的成分主要是红铜与其他如锡,锌,铅等金属熔炼而成。红铜作为主要成分,一般占比超过65%。

    青铜时代各个阶段的演化,感觉就好像看现在很多的传统企业。什么意思呢?虽然很多企业都号称要互联网转型,但实际都是很机械性呆板的引入线上或者APP功能,或者大量囤积一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然而自身的硬件和应用水平其实根本还用不上这些。就仿佛其实是还处在青铜时代的第一个阶段,总觉得要跟上潮流,所以拿“青铜”来作为“装饰”和噱头、很多的企业并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如何运用信息科技,电子商务,人工智能;面对庞大的数据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用它们优化自己的商务和管理流程。那些真正聪明的企业,其实都是最早埋头扎根于先搞懂和深挖技术,再结合自身的战略目标愿景,去规划和布局频恰当的人才来提高竞争力,提高长远的效益。

    在仔细端详着一件青铜古器时,我会想象它究竟是怎么造出来的?那个年代就有高温熔炉吗??锻造的工具和模子又该如何制作?原料是怎么得来的?仅靠自己开采,还是有可能已经有交换活动,甚至是“跨国”贸易了呢?烧制这么大一个家伙,仅仅是为了祭天?还是有文化,政治,国与国之间交流的目的呢?同是青铜的材料和工艺,怎么能既作为虔诚的祭天礼器,又作为杀人流血的兵器呢?

    如果没有中心化的管理体系,怎么能使开采,运输,冶炼,烧制等等需要大规模协作的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转呢?又或许正是这些不可思议青铜器,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部落乃至国家的中心集权?

    当我们真的沉静下来,就会发现一件器具里其实凝结着古人伟大的智慧。比如《中国青铜时代》这本书中提到的“块范铸造法”:那些体积非常庞大的青铜器其实并不是一次浇铸出来的,而是先塑造大模具,分批铸块,在内部再嵌套小模具。以此铸造有厚度,同时又能排气的整体的青铜器。这样不论大小的青铜器都可以以此办法做出来。

    听起来,是不是也很像我们这样把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拼凑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青铜神木王鼎呢?

    2. 民以食为天

    我们讲到中国的国民性质时,都会提到其实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思想传统,都是受农耕文明的影响。与善于骑射打猎的游牧民族不同,和善于航海抢掠的海盗国家相异,以农耕为主的民族,被长期禁锢在土地上,需要家庭成员的齐心协力,大家族的联合帮衬。因此造就了国人这种以小家庭为主,以地方乡绅为主要协调人的小农经济社会。虽然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但不变的仍是一种土地情怀:

    你看看周围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想“逃离北上广”,回归“田园牧歌”?即使是住在高层公寓,也会搞一些自家的绿色蔬菜?在外地的人们都会很快找到“同乡会”,老乡之间似乎更多了一份信任和亲切。年纪越大的人,越可能希望“落叶归根”。这些隐喻,这些情感,其实都来源于深深扎根于我们内心中的“土地情结”。

    你有没有想过,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与英国更类似,既有大陆,又有绵长的海岸线。可是为什么只有英国发展了海上力量和贸易?英国在1588年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名声大噪,更是在打败拿破仑以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海上帝国。可要知道,早期的英伦三岛原住民不仅不擅长航海,还对海洋其实是相当恐惧的。

    这不是因为中国的造船技术落后,恰恰相反,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船队里吨位最重的船已经达到了7800吨,比19世纪早期英国海军最大的船还要大上两倍不止。我们最终没有发展远航贸易,其实是一种成本收益上的理性选择:当时的中国只需要一些成本更小的船只,将小巧却高价值的瓷器,丝绸,茶叶运到东南亚,再把棉花,染料等等从东南亚到印度运回来即可,并不需要长期漂流在海上,因为那样即危险又耗时长。你看,经济学再一次发挥了它的智慧。

    我们后面也会讲一点地缘政治,虽然这个学科不怎么受主流学派的待见,但是有关慢变量如何影响和塑造国民性格的观点,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在前面讲过史蒂芬柯维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这个慢变量的影响,就好像落在第二象限里,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然而经过时间的长期积累,其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3. 加州学派与“李约瑟之谜”

    熟悉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历史中也有一个“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就是为什么直到公元16世纪,明明在科技、文化、经济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却没有产生现代科学,也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等一系列科学和技术,反而是在发生了在遥远的英国,并从此改变了英国的近代发展道路。

    关于这个疑问有很多的解释:有的说法是,都因为古代的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发明创造的思想。似乎是有点道理;也有说,因为中国没有发明出蒸汽机等相应的设备。这个解释也很牵强。如果对历史稍加考证就会发现,那个时候我国已经研制出了比西方更先进的其他相关技术:比如活塞,阀门,皮带传送等等,甚至有学者认为,欧洲的蒸汽机其实是受到中国的启发。

    如果从金融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因为金融货币体系。我们都知道早期的西方财政体系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使用国债,而中国一直是中央财政货币体系,这就对国家的财政和税收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经济发展就像切蛋糕,单凭中央的税收很难把蛋糕做大。而相比西方,却用金融发债的方式,相当于是提前“预支”了面粉和奶油,当然就可以不断把蛋糕做大。

    研究历史有一个因为很多学者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因此而得名的加州学派。简单说,加州学派是一个反对欧洲中心论的学派。研究方式比较注重对于生产力、人口还有环境的统计研究。是从琐碎的历史细节中归纳推理宏观问题的学派。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和相应著作有 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虽然这个学派的一些观点到目前仍然争议很大,但其很多研究思想和方法确实值得我们了解和借鉴。比如加州学派提出,虽然中国体量上与欧洲相似,但中国内部各城市的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 不能把中国与整个欧洲进行比较,而是应该具体到从发展水平的相似度来看更有可比性的两个城市和地区之间进行对比,比如英格兰与同样富庶的江南地区。你看这个想法是不是也可以应用在在我们进行大数据分析里呢?

    彭慕兰在《大分流》提出,中国之所以没有像英国那样发展工业革命,其根本原因其实是缺少作为蒸汽机动力的煤炭。其二是我国与英国当时都遭遇到了人口内卷化的“马尔萨斯陷阱”,但英国利用海上霸主的优势,通过海外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成功解决了土地资源短缺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问题。

    我们过去常常以为历史一定能够像镜子一样,照出过去的成败,能古为今用。然而真实的历史其实更多是各种偶然性的结合。

    失败总是在不断的重演,而成功却往往难以复制。

    - 果大


    通识精读25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如果你也对青铜器和相应的历史感兴趣,果大再为你推荐几本书:

    2.《郭沫若全集·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和青铜时代》

    3.《商周彝族通考》

    这些书也值得读:

    4. 许倬云,《汉代农业》。

    5.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6. 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7.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8.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9.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10. 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11. 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12.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

    14.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15. 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

    16. 你可能你听过施展老师的新书《枢纽》。这本果大还没有读过,感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里面的洞见和新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识50讲之25-历史篇何以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bk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