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父亲去逝,与朋友一起前去吊唁。
祭奠地点是在城外一个公墓里。在公墓门口刚刚停下车,就碰到了朋友的老领导。
吊唁完毕,朋友的老领导非常热心、非常热情地邀请一车人去他家门市上喝茶,并且说中午一起吃饭聊聊天。
我对朋友的老领导不是非常熟悉,有过交往,也认识。兼于这种情况,我感觉还是不去的好。而朋友却一直劝说我,去吧去吧都认识,又没几个人,就是闲玩。
进门店,发现店面设置的非常整齐干净。门市内的墙壁做了一圈到顶的展示柜。半边陈列着高、中、低档本地、外地的名酒、普通酒;半边摆放着小米、石磨面等不添加其他东西的五谷杂粮。
月牙形的茶台及茶具尽显清新与雅致,与小店的格调非常匹配。整个小店给人一种宽敞、明快的视觉,非常舒适。
在这样的环境里,喝个茶、聊个天、如有爱好再打个麻将,不失一种田园、诗画般的生活。
六十多岁的朋友领导,退而不休,在这如诗如画的境地,给自己的孩子免费看看店,养养心、找找乐,应是一个发挥余热、打发闲暇时光的最好去处。
中午就餐在一家牛肉火锅店。门面不大,里面房间很多。如一胡芦,口小肚子大。
牛肉都是现切上好的牛肉。调料属于自助式,种类繁多堪比海底捞。看门面很一般,里面的货还真不错。
牛肉非常鲜嫩,口感非常细腻,再加上滋味齐全的佐料,大家都吃得非常尽兴,尽管没喝二两酒,也有一种醉醺醺、飘飘然的感觉。
在这种欢快、愉悦的氛围里,大家一边吃,一边聊,一边侃大山。领导在酒足饭饱之际讲一个“笑话”,本能再吃些的我,结果因为屏气凝神地听,竟把吃这茬事给忘了。
他说他有一个朋友,比较俱内,衣服兜里经常比脸还干净。这人性格属外向型,喜欢热闹,朋友也不少。三五好友经常聚在一起小酌一杯,聊聊天、品品茶、吃吃饭。大家在一起都非常放松、非常惬意亦非常融洽。
酒足饭饱,每到结束快要买单时,他这个朋友就鼾声大作,睡得不醒人事。而一旦单买完,账清了,他也睡意朦胧地迷着双眼,嘴里嘟囔到:我买单。每每这时,一桌的朋友都会哈哈大笑。
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一月两月,而是一直持续了好几年。他的这个朋友也在这种环境里一直装睡、一直装醒、一直装着要买单。大家都知道他的处境,看破不说破,能在一起热热闹闹、快快乐乐就足够了。
听着这个看似笑话的小故事,在为这位朋友的无耐、无助而表现出的幽默表演感到好笑的同时,也被他身边朋友的包容、大度、谅解所折服。俗话说:有来有回,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么长时间,大家仍能坐在同一酒桌上,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朋友能做到这种程度,这种地步,理应刮目相看。
今天本就一吊唁之事,因朋友,混顿饭吃。因朋友的领导,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又是独特的一天。
(2024齐帆齐写作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