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字瞻瞻88: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

百字瞻瞻88: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

作者: 一格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08:12 被阅读0次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因此,圣人说:承担一国的屈辱,才可以称为国家的君主;承担一国的灾难,才可以称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言论,听起来像是反面的。

    本章开篇谈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认为水具有“天下至柔”的包容,拥有“柔之胜刚”的坚强,因此它是古代圣人修养的完美品质。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在其两广总督府衙题书了一副堂联,上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联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与老子本章的核心要旨,可谓不谋而合。老子说统治者如果具备海一般的胸怀和山一样的气格,就可以承担起国家的重任。

    《庄子•天下》引述老子的话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

    意思是说,作为统治者在明白“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之外,还须承受“垢与不祥”,就像江海在接纳百川汇流时,也必须接纳一切污垢一样。

    可见作为圣人的统治者,需要有一份“受国之垢与受国不祥”的责任,有此担当,国家即使遇到困难,也可以转危为安;失此担当,国家哪怕处于安泰,也将可能遭受罹难。

    爱国诗人陆游有诗云,“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国家河山奇伟壮丽,作为臣民本应为之动容自豪。然而当时的统治者不能承担起国之大任,要么在寒冷的北国蒙受靖康之辱,要么在南方西湖之畔苟且偏安。可怜家园故土的遗民们正受尽欺凌,那让我们泪眼忘穿的南宋王师啊,到底要盼望到何年。

    由此而感,胸怀、责任与担当是本章给予我们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珍贵启示,“受国之垢”谈的是胸怀,“受国不祥”说的是责任担当。对于父母而言,首先是“有容乃大”的胸怀,有容意味着能接纳孩童的各种状态与特质,能“受其之垢与不祥”,接纳孩童的缺点和成长路上的缺憾,才有机会矫正它,并进而转化它。

    同时还需有“无欲则刚”的心态,无欲意味着尊道而贵德,父母谨需尊重孩童生命成长与发展之道,放下自己内心受限的主观愿望,时时检视,觉察自己,成长自己,带着与孩童一起学习、相伴成长的心态进行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

    若如此,则是老子“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的家庭教育的现实践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字瞻瞻88: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dx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