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小波生前无人识,死后反的大名。

王小波生前无人识,死后反的大名。

作者: 南瓜不加糖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9:21 被阅读0次

阿乙:26岁之后不再读王小波

在26 岁之前,我读得最多的是王小波、柏杨和李敖的杂文。我将一本《沉默的大多数》翻烂。相比来说,王小波的小说倒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我大概记得有一篇《红拂夜奔》。2004 年我28 岁时加盟《南方体育》报,这份报纸有句口号——有趣对抗无趣。这有趣大概就是王小波随笔里的意思。王小波说得最多的是有趣,还有罗素那句参差多态。

王小波去世后反而暴得大名,还被拿来和卡夫卡类比。王小波活着时并不为文坛重视,那些拒绝采用他小说的编辑后来受到质疑;而坚持出版王小波书籍的花城出版社和一位女编辑则受到赞扬,被认为独具慧眼。随着王小波的书畅销十年,他似乎也在文学史上站稳了脚跟。

但在今天,我对王小波基本没有感情。而且我觉得自己在26 岁前的阅读状态基本是一种有毒状态。我对王小波、柏杨、李敖的所谓智慧有瘾。我取的是瘾,而不是营养。他们所说的我基本都懂,我懂得这个道理,而继续迷恋,只是为了附和到他们的嘲讽中去。还有一本书当年也迷倒过我——吴思的《潜规则》。看似是一本学术书,却是一本人人都能懂的书。真要论及中国社会和历史上的种种乖谬,可能开出租车的都比吴思懂,但是吴思胜在能在普世智慧上略作学术包装。过去的说法可能粗鄙,叫走后门,暗箱操作;学术化一点,就变成潜规则了。一包装就亮了。人们买的时候既能过瘾,还误以为自己通了学术。

王小波厉害的是他的幽默和坚决的嘲讽态度。这两块是容易展现自己的。因此后来我也在他的文本里读到他的优越感。我也不觉得他留下了什么典型的文学形象,他的文本留下的都是三个字:王小波。也许他和鲁迅一样,在针砭时弊上有突出贡献,但从求知层面说,他误人不浅。今天如果我的朋友还在看这类杂文,我会低看他好几眼。我觉得这样的读者没有多少自制力。我们终归应该将有限的阅读时间投放到自己未知的领域。

今天,王小波的接班人出版的那些书仍然受到热捧,他们兜售的是常识和最基本的道理。而受众大多数为大学生和青年人。这样的书方便他们建立起自己对于社会的蔑视,容易将他们弄到一个精神上的高位。

当初我也是在这个年纪中招,我中过《读者》的招,也中过杂文的招,现在我老了,就不能这样再为空洞的东西折腾来折腾去了。我并不是反对常识,我只是想说,这件事应该分开看,如果常识你懂,你就不必恋栈于对它的继续热读。当然,“脑残”者要多读点,但你若不是“脑残”,还读那么多,难道就是为了过过智力优越感的瘾么?可是,老跟低位的人比智慧,自己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王小波展现的是一种很好的入世态度,但他制造的不是艺术。

相关文章

  • 王小波生前无人识,死后反的大名。

    阿乙:26岁之后不再读王小波 在26 岁之前,我读得最多的是王小波、柏杨和李敖的杂文。我将一本《沉默的大多数》翻烂...

  • 李银河与王小波

    王小波生前写给李银河无数封情书,李银河在王小波死后才写下第一封寄给王小波的情书。 情书中写到:“你经受住了时间的考...

  • 渡边淳一的《顿感力》

    要不要那么敏感 如同画家生前其作品无人问津,死后...

  • 王小波和他的黄金时代

    很多人在生前声名不显,等到死后才被人发现他的价值,比如曹雪芹、梵高、以及王小波。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脏...

  • 看呀,那个人叫王小波…

    生前寂寞,死后哀荣。世人想起王小波总会想到这句话,其中的惋惜不言而喻。他想写小说,却因杂文而引人注目;他生前小说一...

  • 生前死后

    生前死后 生前房屋多少间, 死后只住一个棺。 生前金钱多少万, 死后坟头压纸钱。 生前衣衫多少件, 死后只能穿一衫...

  • 生前死后

    我生前常常久睡不醒 有时,黑白不分 打扰了几些诚挚的灵魂 它们在沉睡,我在装睡 睡得久了 会不知觉地胡言乱语 有时...

  • 生前死后

    生前死后 是一种怎样的 存在形式 是消了记忆 而又诞生的 另一个生命体 生老病死以此轮回 还是就此终结 无前生 无来世

  • 生前死后

    夜深人静,该是两手合一侧身而卧蜷缩身子甜甜地进入梦境之时。辗转反侧,不禁浮想联翩,冷寂的天空,沉寂的宿舍,闹钟滴滴...

  • 生前死后

    我们总在本末倒置,大概是实实在在的好终究比不过面子上的光彩。 小时候爸爸常提起,爷爷对他不好,嫌他懒不勤快,全靠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小波生前无人识,死后反的大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gm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