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小时候学过几年国画,当时基本都是老师教什么画什么。长大之后画的极少。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在YouTube上照视频画感觉不太满意,后来今年划过临摹过两次话,嗯,有那么一点点感觉,好像找到一点根据自己内心感觉画画的冲动。后来有段时间蛮喜欢四格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再到这一次看大都会博物馆的绘画,感受更深了一些,打开自己心扉没有那么快,坚持做有意义的事情,总会开花结果。
大都会博物馆我们分两次加在一起转了一整天,第一次主要看了埃及馆,第二次主要了近现代的绘画。埃及馆里面印象最深的是各种木乃伊和狮身人面像。之前在电视或者图片上只见过双手交叉在一起的木乃伊。这次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木乃伊。感觉把这辈子的木乃伊都见过了。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狮身人面像也只见过那一个,这次也见过两个。不对,三个。和平时图片上见到的大狮身人面像是女性不同,埃及其余狮身人面像都是男性(左图)。右图大理石狮身人面像参见参考链接。
第二次去的时候看到看到了罗丹的雕塑,梵高和莫奈的绘画。满足:)
by Rodin(罗丹)觉得这个侧颜好像三妹。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Dahl这幅《月光下的哥本哈根港》,我想起之前自己临摹的莫奈的《日出》。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19年3月16日自己的笔记:
上一次画丙烯画还是两年前跟着youtube视频画。看过莫奈的画传之后,一直想画一幅莫奈的日出。今天终于在同或画馆了了心愿。
先画背景推着画(就是一边画一边加颜色,得到渐变的效果)。后来画前景的时候发现前景的颜色非常突兀。和老师讨论一下,明白画前景的时候要先调背景再调前景颜色。这样前景颜色不会特别突兀。
最后画完之后感觉日出不够明显,可爱的小哥哥说可能是画面过于喧闹,就是用的颜色比较多,如果用颜色数目减少,然后只是比例的变化会显得协调一些。
日出 by 健哥觉得自己当时临摹的船只和水波纹有点假。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下次可以参考莫奈《La Grenouillere》(蛙潭)(局部)给我的感觉(上图)。
看到莫奈的画的时候我感动的要哭了。之前看莫奈的一本画传叫做逐光者,当时觉得特别喜欢印象派这种感受,尤其喜欢莫奈睡莲这幅作品。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莫奈在Giverny(吉维尔,法国小镇,属于诺曼底大区)修建了自己的花园,从1899年开始,用八个视角连续创造了12副睡莲。近距离观察和照片上看和现场看相比,现场看更能看清楚笔触是什么样子(下图)。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现场看挺激发我临摹绘画的冲动。之前画的梵高的《星空》,画了9个小时,从一笔一笔描到感受星轨的流动。可以和梵高的下面这幅画(《麦田里的丝柏树》)对比下。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最喜欢中间这个云彩,画作介绍见参考链接。
莫奈有很多第一任妻子Camille的画作,相比于《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和《日本女人》(下图)。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我更喜欢下面这个构图,想把失去父亲的忧伤的Camille换成三妹。
日更【11/30】光影与笔触之间————二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考链接
- 大理石狮身人面像: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251513
- 麦田里的丝柏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Wheat_Field_with_Cypresses
- 上次日更文章《日更12/30 〈莫奈:逐光者〉:用莫奈的画讲述莫奈的生平》
-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Wheat_Field_with_Cypresses
- Copenhagen Harbor by Moonlight Johan Christian Dahl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3934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