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

作者: 赶潮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16:53 被阅读0次

    我们的时间去哪了?

    ——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对于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于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是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第二篇文章一个故事中的对话片段。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的一段名言。

    不知何种原因,见到苏霍这段关于备课的话语,我不自觉地想到了同是苏联人的这段奋斗话语。确实,“活到老,学到老”也是我们中国人凝练出来的治学箴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天道酬勤”应该是普世真理,教师也是如此。

    怎样解决教师的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苏霍说,最主要的是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工作性质就是终生在备课,不抱怨没有空闲时间;工作方式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那么,读书带来的效果是什么?

    苏霍说,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将变得越来越小,当他有20年教龄时,他与学生最低限度的知识比例可能达到50:1。并且数量还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讲解教材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智力上的训练。

    由此看来,“终生备课”原来是一直在坚持读书,“直接准备”原来是在现场预备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终生备课”和“直接准备”的关系,一言以蔽之,“磨刀不误砍柴工”。再一类比,就更好理解了,你看咱们老人说的“先有笨功夫,再有巧功夫”,练功之人讲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概都是这样的道理。还有科学的“冰山模型”一说,70%的隐性底蕴支撑着30%的显性表现。

    那么,反思一下,我们的时间到哪儿去了?

    我想,日复一日地复制工作而没有刷新工作大概是我们的教学常态,老师们还是重复性的忙活现场节点占用了大量时间。如果也站在那位优秀历史教师“终生备课”的大尺度上去思考问题,我们的现场准备是不也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呢?《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启示出一个新命题: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这个目标想想总是可以的吧,万一再实现了呢!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读什么书?

    苏霍说,要读学术著作,这是读书的主要方向。有人这样说过,“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实,除了“桶水”论的有用之书,还有拓展认识的无用之书。比如,涉及你的爱好、特长、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读书。

    今年春节期间,品味了三首歌:吕继宏张也的《看山看水看中国》蕴含了民族旋律、生态建设、小康祝福,好山好水好前程,悄然成为春晚的主题曲;筷子兄弟的《父亲》是情感升级版的《时间去哪儿》;李玉刚的《刚好遇见你》,再现他的本色演唱,留下足迹才美丽。虽是无用之书,但还是增添了“冰山模型”的“配重”。

    再想想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纯情励志一回吧;再看看历史教师的名言,感悟“终生备课”的意义吧;还是读书最接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ku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