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1978年开始初中毕业升高中取消推荐制度实行统一考试录取的通知很快下达到我们星红大队小学-一个“戴帽中学”。然后,袁校长及时召集初中部的老师传达精神布置任务。
“戴帽中学”,就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增设初中甚至高中,有点类似给人戴了个帽子,所以叫“戴帽中学”,它是农村教育特有的现象,目的是为解决农民子女就近读中学的问题。当然,我们学校严格讲就是“戴帽初中“,仅仅只招收了三届就终止了。
我家所在朝阳大队人口比较少,只有小学没有设初中。朝阳大队的小学生毕业推荐上初中都得去星红大队小学就读。星红大队小学离我家就四五里路,但中间隔了一条河。这是我们村村民们赶场,学生们上学的必经之河。
这条河上并没有水泥桥。每年大约9月底,洪水季节过后,都要用竹楼填上石头做桥墩,上面搭接上木板或者水泥预制板,作为临时过桥。第二年春夏季节第一次洪水将桥冲跨以后就只有靠大木船渡河了,直到下半年重新再搭桥。这样年复一年,循环如此。这给我们上学带来了很多不便,但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在渡船上,男生可以有很多好玩的,撑镐杆、摆船浆、摇水浪等,当然还不忘吓女生取乐。
【求学/3】戴帽中学学校初中部就几个老师,虽然大都文化程度不算高,但都各有特点,至今都还记得。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班主任老师。他姓筒,是朝阳大队简滩的人。也是我印象深刻的老师之一。洁白的皮肤在我们农村很少见到,总是咪咪的眼睛应该是高度近视所致,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在农村学校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仅有高中文化程度,也是民办教师,教初中数学。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他对教学的认真程度。由于班主任的特殊位置,加上他对待学生的认真劲,每天放学以前总要在黑板上写一道较难的数学习题,让我们独自完成后才能回家。他自己端一把藤椅坐在教室门口,慢慢地看着报纸,时不时地瞅瞅班上。同学们做完一个他检查一个,合格了就可以离开学校,直到天黑其余同学才能全部离校。当然他也只有天黑了才能回家。由于我的数学成绩在班上是最好的,当然最得意,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离开学生。一个人回到村里,大人们都会问为什么其它孩子们都没有回来。我会得意的如实回答,那种滋味就象喝了蜜一样。
语文历史地理老师周,是我们初中唯一的公办编制的老师。他也很有特点,“过后是”是他的口头禅,每句话后面几乎都要带上”过后是“的尾语,所以同学们暗地里就叫他“过后是”。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唾沫”。我认为这是他对教学工作很认真且投入的标志。他通常上课讲得口若悬河,就是那意思吧。受其影响,同学们都不愿坐第一排。
物理化学老师是家父,也是民办教师。体育老师童,初中文化,也是民办教教师。当时,学校并没有设英语课,学习相对筒单。
自从袁校长布置了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后,每一位老师都开始为准备迎接中考行动起来。虽说老师们对教育的未来方向无法把握,教学目标无法确定,教学的成果心里没底。毕竟是第一次组织辅导学生迎考,压力大也可想而知。
【求学/3】戴帽中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