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某音上流行一个词“不扫兴的父母”,比如:
1.给他们买东西,会大大方方收下,不会说你乱花钱。
2.会一起吃炸鸡,不会被说是垃圾食品、不让吃。
3.拆快递不用偷偷摸摸,他们会说年轻人爱买东西很正。
4.带他们出去吃好吃的,不会被说是浪费钱。
5.和朋友出去玩,回来不会被甩脸子。
6.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不会被说奇怪。
7.给他们订豪华酒店,不会说花那钱干啥。
8.出去玩遇上下雨,不会说让你不听我的,一会都湿了生病怎么办。
……
其实,“不扫兴”也可以理解为“不打击、不泼冷水”,“共情、同乐”。
不会惯以过来人的优越感,来批评教育他人,进而消耗他人对生活的热情。
在打压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极其容易自卑,做事前第一反应是“我会不会被骂”,很难放手大胆去做。
其实亲子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相处,给与爱和尊重,这些最终也会重新回到自己身上。相反,恨亦如此。
生活中,不只有扫兴的父母,还有扫兴的伴侣,扫兴的朋友等等。
如果不想被扫兴,那就先让自己做一个不扫兴的人吧,比如:
1.吃饭的时候,会一直点头说好吃好吃。
2.旅游的时候只要同伴指一处风景,他就会一起感叹好美好美。
3.帮对方拍照的时候,会边拍边说好看好看。
4.对方给你买了礼物,会充满期待,而不是上来就说浪费钱,或者说你每次挑的礼物我都不喜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