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商业价值特征
(1)多中心,去中心
区块链能够建立多中心和去中心的信用。替代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分布式管理。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存在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利用金字塔式结构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由于资源的集中分布,也需要建立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对于分散型的资源,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管理和交易系统,将有可能建立起分布式管理的组织结构。分布式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将成为发展区块链的资源之一。
(2)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区块链是一种数据结构,进而形成数据库,数据库是其一种基本的产品形态,与传统的数据库结合,能够应用到多种场景中。工具性的数据库及系统的商业价值体系将以行业和大型机构为中心,他们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建设新系统或替换老旧系统,用以支撑未来业务的发展,区块链从业者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这些行业和大型机构是成本的承担者,众多的区块链公司是设备与服务的提供方,这是一个典型的区块链私有云场景。
(3)账本功能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天然可信的分布式账本平台,不需要额外第三方中介机构。账本记录的是价值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权益关系,这是区块链能够实现价值转移的基础。账本属性使得区块链在交易环节具备优势,尤其是能够支持点对点的记账。当账本能够被限定在一定的网络范围内,加上高活跃度的交易,充当一般等价物功能的货币形态必然出现。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最主要的创新不在于它是一种新的记账单位,而是其分布式的结算功能,使得转账无需经过可信的第三方即可得到验证,然而,央行正是作为可信的第三方而存在的,它只对一种特殊的资产——央行货币(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肩负着这样的职能。如果私人数字货币使用科技手段替代了第三方清算,央行的对手方就会反其道行之,那么,央行要么默许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并保持当前的清算制度,要么增加对手方,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之外,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可能进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货币的链条将被扁平化。数字货币的出现,将使储户拥有了选择权,银行在放贷之前获得储户的许可,储户的账户将裂变为授权银行使用的资金账户和需得到许可使用的账户。货币将可以有选择的支持创造价值的债务,摒弃不创造价值的债务,货币创造过程与贷款盈利过程相分离。
(4)共识
共识是对网络范围和网络边界的定义。现实世界中,要求它是动态的、可控的,通过设置的开关实现开启和闭合的控制。这种开关可以是人为控制的,也可以由规则来控制,这使得区块链网络具备了连线特征。
(5)不可篡改,不可伪造
「不可篡改,不可伪造」使得凭证具备唯一性,除了防伪的作用外,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带来了连接的确定性和创建的权威性。连接的确定性实现了人与物的连接,确立了属权;「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反过来保证了创建平台的权威性,同时,也使得只有能够一贯保持公正的创建平台才能存活下来。
(6)时间序列
区块链按时间序列存储,实现了数据的可溯源。
未来区块链的价值分布
区块链的最终价值将在可能在未来如下五种路径演变:1)金融系统升级与改造;2)法定货币账户、资产、权益、债务相关关系的变化;3)数字货币、代币的交易生态的建立;4)协同共享经济的互联与交易;5)结合互联网流量,区块链商业价值的衍生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