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翻开《弟子规》,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并慢慢地扩散;总有一股无名的涟漪萦绕在脑海,久久不能消逝。不是因为书中的词藻有多华丽,也不是因为它名气有多大,而是里面的内容,关于孝的概念,人性的思考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了我,伴随着我这一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看到这短短的几句话,对于我这个漂泊异乡,希望荣归故里的浪子来说,怎么能不潸然泪下呢?“孝”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啊,是多少父母渴求的东西啊,又是我们作为子女需要实际行动才能完成的事啊。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弟子规》里教育我们要尽孝,但是我总是有一种纠结暗藏在心中。我常年在异乡工作,常常在想“父母在应该不应该远行”。我们都知道一句谚语“父母在,不远行”,祖先们可谓是执行“孝道”的典范。对的,不远行,时常陪在父母身边,和他们说笑,逗他们开心,这是最直接的“孝”的表现。但是,现实却常常不容得我们这么做。为了生活更好点,为了在大城市立足,我们必须远离家乡,去一个机会更加多,资源更加丰富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一番成就。《弟子规》中关于“孝”的很多东西对于现在社会的人特别是异乡工作着来说,确实挺难做到,我们这些游子一年到头回家看望父母能有多少次呢?偶尔的几个电话,听一听父母的声音,也许我们也没能说上多少几句话,这也是不错的选择。若游子们现在的这种行为真按照《弟子规》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就是很不孝的表现了。但是我个人觉得,“孝”,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陪在父母身边,寸步不离,言听必从。游子远行,“行必有方”。其实父母奢求的并不多,对子女要求也不高,只要自己的子女生活得好,开心快乐,他们也就知足,所以我们游子的远行不一定是不“孝”的表现。
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会每逢佳节倍思亲。本是一家人应该团聚吃饭的时候,游子却在异乡独自一人过节,怎么能不使父母兄弟们担心呢?本应该是高兴的日子,却徒然地蔓延着一种压抑的氛围,这对游子们来说似乎又是一种不孝的表现。唯一能够慰藉父母兄弟和自己的,只能是游子们在异乡努力地工作,让大家生活得更好了。
父母在,应不应该远行?也许,在现今的社会,我们应该重新地定义“孝”,《弟子规》中的要求是很符合“孝道”,但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不应该墨守成规。如今交通发达,通信,互联网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优势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已经不同于以往时代,我们尽孝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
说实在,我挺不愿意看《弟子规》的,甚至是有点厌恶它。每次碰它,总让我心情难受!可是它又常常提醒我这个远行的游子,要时刻想着父母,想着他人。它总能在我心情不好或者是犯错时,给我启迪,伴我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