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作者曹文轩,我和作者是本家。
读《草房子》是我小侄女的寒假作业中的一个任务,也是一个必读必做的,是语文老师留给他们班同学的寒假任务。
我小侄女已经上五年级了,是个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大家都一致认为她是个很称职的小学生。每天早早起床,适合自力更生的孩子。其实从很小她就自己穿衣、穿袜子、穿鞋也包括系鞋带;虽然现在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宝,但是我小侄女确是一个很独立的小女孩。早晨起来迅速穿好衣物,迅速洗脸、刷牙、擦香香。然后就是准备好自己的书包,吃早餐,去上学。
这个寒假(2017年),老师留给了他们一个阅读任务,就是将《草房子》读完并写上读后感。
我是伴随着每天听着她读、看,也就记住了一些情节,随后我也就下定决心将这本小书读完。
在读的过程中,我彻底拥有了一种感觉,原来读书、看书,真的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以前总是听人家说:文字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包括特定环境下的语气。但是文字在小说中,就不一样了,文字给小说赋予的感情色彩很浓烈。如果你用心读了,你会从中体会到作者或是属于你自己的那种感情和感触。
小说中的文字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太大太广太丰富。起初,我也就是抱着读读看的态度,就当是一种消磨时间的物件,但是在一段一段、一章一章的读进去后,突然觉得我走进了这个故事中。有时候会回味,有时候会随着自己的思路去想会发生哪些趣事、哪些感动的事、哪些所料未及的事。种种的吸引力簇拥着让我读下去,有时候想一下子就读完。
不是只有看到画面,你才会情绪波动,只要你看进去了,看到感动的字眼,你就会泪水在瞬间要涌出眼眶;看到搞笑的字眼,你的嘴角不自觉就上扬了起来。这些都是作者的写作功底,能够牵动读者的情绪,这既是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的功力所为。真的是那种描写景色时,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种场景,描写人物时,你就会在脑中留下了印象,感觉下次见到时定能知道他是谁。其实不论是读书还是看剧,只要看进去,就觉得很有意思,越来越有继续探索下去的那股劲。
我算是个港剧迷,闲暇时间总是会找到一部来细细品味。也算是港星粉丝,也有几个自己喜欢的港星,感觉他们的演技已经渗透到骨髓里,塑造的人物无可挑剔,可以说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灵魂深处就是这样的。
成长的感觉大概就是对事物的辨别层层递进,为人处世更近乎情理,不给他人带去烦扰,怀揣一颗平常心,身心正,做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