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学是未来学(枢纽)

历史学是未来学(枢纽)

作者: 魏佳斌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4:39 被阅读20次

    历史能帮忙我们看清未来去到何方,中国为何是今天这个样子?历史演化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内在的博弈动力。一是内在的欲望推动,外在技术进步与气候变化。

    什么是“中国”?中国史不是中原史,中国史必须包含草原,高原,海洋不同地区的历史,因为大家相互渗透,互相影响。

    什么是“历史”?所谓历史,不仅包含历史事实,更重要要包含这些事实的意义

    四个时间坐标:

    1)商周之变:初步了有中国的概念

    2)周秦之变:诸侯割据结束,秦统一六国。中原与草原开始相互塑造与对抗。

    3)唐宋之变:豪强社会转平民社会

    4)清末古今之变

    五个空间坐标:中原,草原,西域,高原以及海洋

    古代的中国,指天下的中央,不是地理意义的中心,而是文明意义的中心。商族人认为外族,包括周人都不是人,而周朝建立之后,把“天命于周王,周王是天下共主”,借此反商。周朝实行”分封制“,各种亲戚形成藩属国,拱卫周王。这种社会就叫封建社会。(秦到清其实是郡县制社会,不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各诸侯国是独立内部事务,是合伙人,独立性很强。但天子的权威有限,东周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一个重要的逻辑变化:战争的形态,从贵族化的讲礼仪,到实用性(砍人多)。技术进步:铁器、牛耕两种生产技术竹简这种知识传播技术。生产技术进步,平民生产效率提升,可以脱离贵族的井田,去开垦自己的私田,同时知识传播,让平民有文化。平民与君主有“共谋”的动机,削弱中间的诸侯,由君主与诸侯共治转向官僚制。这个转折的标志是变法,比如秦国的商鞅,推出的军爵制。

    春秋战国虽“礼崩乐坏”,但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乱世,大家惯常的,理解世界的参考系没有了,所以思想会大爆发,下一次爆发就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了。这个阶段产生了诸子百家多个思想流派。流派虽多,可分成三大类:儒家(传统太好了),法家(传统坏透了),道家(关我屁事)

    从秦皇到汉武,经历了从法到道再到儒的过程。战乱年代,注重实用与效率,法家那一套是最靠谱与实用主义的。但统一之后,没有外部了,没有可以掠夺的,只能掠夺人民,以致于秦二世而亡,即”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汉高祖”无为而治“实则不得已而为之。汉武帝”独尊儒术“,实则”外儒内法“,儒生解释天命,治理国家实则法家那一套。

    儒家文化过不了长城以北(400毫米等降雨线,分隔中原与草原)。儒家文化与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的一神教不一样,后两者讲求心灵皈依就可以了,无论身在何处,心若在,信仰就在;在儒家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构建在人际之上的,所以家庭是这个文化的核心,那在古代只能是农耕民族这样稳定的生产关系结构才可以,如果生活方式游牧化了,那就不是儒家文化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学是未来学(枢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p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