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是宋代朱熹编定命名的,明清时期,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四书五经是必考科目。
四书包含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含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孔子死后把孙子子思托付给弟子曾参,曾参把子思培养成大儒。子思编写中庸,子思的弟子孟子编写了孟子,四书成书时间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
宋代朱熹将大学改编为一经十传。大学摘自礼记的一部分,是培养伟大人格的学问。包含儒家学派的纲领和国家治国方针,主要表明治国齐家平天下道理。
子思编写的中庸,中不偏庸不易。不偏不倚,劝君子要保持中正立身。其中引用了诗经,礼记的内容,也记载了一些孔子的言行。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通用的道理离人并不远,人要修道却离开人,这不能算修道。
引用了诗经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圣王能显著的只有德性,因此诸侯都会去效仿他。君子要宽厚恭敬,天下就太平了。中庸告诉人们,小人求诸人,君子求己。多反思去除物欲的诱惑,扩充本性善良。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和弟子的言行,也摘抄了尚书。前面已做详细的讲解。
孟子一书是写于战国时期。孟子所处的时代,诸侯国争雄称霸中原,邪说横行,斯文扫地,民不聊生,事无定主,社会风气一片混乱。孟子的理想是要继承周公还有孔子的愿望。孔子是避免谈战争,克己复礼,恢复周礼。孟子不是,他的言辞较激烈,气盛兼明仁义,孟子善辩论,宣传浩然正气和大丈夫气节。
齐王想见孟子,孟子会有意躲起来。他认为齐王不喜欢别人教导,他只喜欢唯唯诺诺听话的大臣。常用浅显的身边生活中的道理,来以小见大,指出治国中的问题。
他评价纵横家张仪和公孙衍,被重用就和人民站在一起,不得重用就隐藏起自己。完全不是是君子所为,君子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为大丈夫。
孟子以古贤人为例,强调与困穷中,犹要坚持心志,始能有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服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田野中劳作的舜也能当王,蹲了监狱的管仲也可以辅佐齐王,奴隶百里溪也能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辅佐秦王。强调了在苦难中能磨练出人更坚毅的品质。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君王位置想要做稳定,不在乎于祭祀有多隆重,口号喊得多响亮,武器有多锋利,而是应以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富为上,人民至上。
孔子的避免谈论战争,孟子会对战争发表观点。子之之乱中,齐国人想要打燕国,咨询孟子该不该打?孟子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人有行之者,武王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孟子告诉齐宣王,征伐取舍要以人心作为依据。
孟子战国时代的观点,对于现在也通用。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人心不变。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多读四书,多读孟子也能够判断世界走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