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很喜欢廉颇。
辛弃疾有词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大家应该不陌生。
辛弃疾是用典高手,他的典故也常常耐人寻味。那他为何写廉颇呢?
辛弃疾用廉颇的典故是因为自己曾经也是一员武将,后来却弃置多年。他希望得到重用,却不免要担心别人觉得自己老了,不能胜任重任。所以想起廉颇当年。而且廉颇当年还有赵王派人来看看,而自己却没人来问问自己饭量可好?能否为国效力?这句典故寄托了稼轩深沉的悲哀,无路请缨,英雄无用武之地。
先前,我总是想,稼轩为什么单单写廉颇呢。这一次再讲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似乎心里有一点点新的认识了。
作为一代名将,廉颇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他是个未雨绸缪,善于思考的大将,也是忠心为国,雄心壮志的鹤发老者。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从这一点来看,廉颇就是赵国当之无愧的上将。也是辛弃疾写廉颇的理由,他心中也一定对这位赵国的老将军心怀敬意的。
一个战功赫赫的上将军,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候,能“肉袒负荆,经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并真诚地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如果说蔺相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是一种以国家利益为先的家国情怀的话,那么廉颇的负荆请罪无疑也是这种国家利益至上的升级版。这时候,我们看见的廉颇不再是一个粗莽的武将,而是一名识大局、知大体的爱国将领。
一个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在错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廉颇在知道蔺相如的隐忍和退让之后,抹掉了心中的芥蒂,能放下身段,用真诚的言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无论如何也是了不起的。从廉颇之后,我们知道了“负荆请罪”,我们知道了“刎颈之交”。
我深深地被这位大将军感动。于是忍不住,回看了他在全文中的“表现”。
当赵王不得不顶着巨大风险去参加渑池之约时候,蔺相如陪同。此时廉颇送至境,与王诀别时,说了一段话:“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从这段话当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他后来能屈下身子“负荆请罪”的影子。
廉颇很有政治头脑,也能清楚地看到国家在危难之时,作为一名臣子,作为一名将军,他应该做的事情。“以绝后患,保住国家”,我相信倘若赵王一去不复返的话,廉颇也一定做好了誓死捍卫祖国的决心和信心。赵王也一定是知道廉颇的忠心的,君臣之间高度的默契,对此司马迁只写了三个字“王许之。”
渑池之会,因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秦国在赵国面前也没能展示大国之威,秦王与诸大臣也一定也窝了一肚子火。此时,我们很担心,秦王发威,处置了赵王和蔺相如。还好,战争并没有一触即发,毕竟秦王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他还是要做好胜败的估算才敢贸然采取行动的。司马迁轻轻一笔“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侧面写出了廉颇的功勋。如果说渑池会上蔺相如是星光熠熠的大明星的话,那么会议之后廉颇就是威风凛凛的天然屏障,正是他在默默保护着参会的人们。
赵王只是看到了与他同时处在生死路上的蔺相如,而忘记了身后那双默默守护的眼神。读到这里,也难怪在渑池之会后,廉颇会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心里或多或少有些失落,毕竟他也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的呀。
当然,我们无意于评价赵王,只是觉得廉颇生生气也不是不可以的,毕竟他是人又不是神,或许也正是因为此,我们才更觉得廉颇形象之可爱。
一个人能正确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止损,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也放不下作为父母、老师,甚至是领导的身段,在自己身上发生错误的时候,掩盖、狡辩或者“环顾左右而言它”都是不可取的。相反,能大大方方认识自己的问题,能坦坦诚诚表达自己的错误,这样的人是鲜活可爱、令人尊敬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不妨学学廉颇。
读史书,学做人。
此今日课堂之所得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