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暖花开处处情
一兼评“听雨,落花轩”的散文《梨园行》
山田耕夫
读到李开成老师转过来的“听雨,落花轩”的散文,一见“听雨,落花轩”觉得很有诗意,也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葬花诗》来,另有一番诗意上心头。那“在那片梨花盛开的地方,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那里的一坡一路,一草一木,处处都珍藏着我曾经酸甜苦辣的记忆”,她就开始把平凡的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很有生活味的时候,就需要一种平凡生活艺术化、趣味化了。这个诗化意境,也就来了。
说句实话,梨园,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也去过两次。那里的“一草一木”,当然没有“听雨,落花轩”那样情真意切,而在我的身体与心魂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自我与社会之间等等诸多方面,确实击浪过许多如梨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也如此过了这一身,还是我坚守最初的理想,做我最简单与最质朴的自己。故而“听雨,落花轩”的《梨园行》,又一次感受到了人与生活结合而产生的艺术诱惑之力量。我记得我国当代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艺术化”时说过的那一句话,他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太有意思啦!顺着“听雨,落花轩”的散文《梨园行》走下去,加深朱老先生那句话的理解。其实,这篇《梨园行》就是对此的最好的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讲,总会有一些人在平静地活着,一声不响地走着,而且也会悄悄地内化为一部生动别异的情感之歌。
自此,“家乡的群山依旧巍峨,小河依旧明净”,那不是作者自我画像的背景吗?是呀!故乡犹如从生命里绽放的花朵,刻进流淌的血液里,其情优雅而淡然地跟故乡的朝朝暮暮绽。也许,在“长期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较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总会有那不断滋长地“逃避现实、修身养性”的心理作用,灵魂仍旧有从未有过的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光。当然,当一个优雅的心灵在那些身心不能和谐的间隙里游荡时,会放飞的自我到故乡,寻找灵魂的自由,以散文而言说其真情实感,成了诗意栖居的家园。没有被他家诱惑或俘虏,心灵当然自然而然的炫舞九天。因之,《梨园行》成为“听雨,落花轩”的全部心声结晶而成的红玫瑰。
跌进“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里,“听雨,落花轩”此刻的心情,在古诗里得到了真解,她说,“那般壮观只有在我的家乡一一梨园村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是的,那种久违的感觉,此刻的我也有啦!所以说,每个安静守候的生命里的,能通过散文艺术将其升华为艺术品后,灵魂才会被其中的诗情画意准确地安放在故乡的梨花间,当你睁开眼睛,不再是叶绿花白的梨花了,行人匆匆那年那月,转回到你如数家珍一样,一一感觉中得到了情感的真实回放。这时候,我们也许会很快想到纵歌梨园春如雪,很快又会和这个感觉紧紧相依。那么,唯有此种安静,才是最幸福的,我想这就我们为诗为文的妙处。生活有时候是非常淡然而宁静,即使是春光明媚,好像与我无关。而进行散文式的抒发一次,这就是心灵探寻的意义,更是自我情感绽放的价值。
近来,李老师也在微信发表许多诗歌,其中的情感与精神同构,形式上的切合,显然是积极生活促进的结果。很明显也是从内在世界走向广阔的时空。因而,写诗作文从表达上、主题上、意境上,都因视野被逐步打开,而拓展新的感觉。预示着情感在为文中中走向自觉和通透。读过“听雨,落花轩”的散文《梨园行》之后,我也感受到她的散文创作意义上的个性化探索,这都是我们为文者的真正期待!
好,其《梨园行》之妙笔很多,下次若有机会再去品读,由于时间关系,暂谈这些,多有不实,诚望李老师及“听雨,落花轩”批评!
2018.3.20.于浙江温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