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鲁迅《病后杂谈》读书笔记

鲁迅《病后杂谈》读书笔记

作者: 不灵半仙 | 来源:发表于2022-10-12 20:54 被阅读0次

文章特点:以曲笔,借古讽今,用古代帝王的劣迹来映射和讽喻当时国民党政府对文化界的恶行。

文章布局:文章开局讲述自己生病、养病时的一些随感,然后以此为引子,引出后面读书的内容,为自己的真实想法做掩饰。

文章立意:1,借古时的故事讽刺当时国民党镇压人民的残暴行径;

                  2,对当时逃避现实而提出“闲适”、“幽默”的文学主张的文人的讽刺。揭露了他们在残酷斗争下的逃避现实、回避脱逃的劣根性。

金句摘抄

1,其实,“君子远庖厨也”就是自欺欺人的办法:君子非吃牛肉不可,然而他慈悲,不忍见牛的临死的觳觫,于是走开,等到烧成牛排,然后慢慢的来咀嚼。牛排是决不会“觳觫”的了,也就和慈悲不再有冲突,于是他心安理得,天趣盎然,剔剔牙齿,摸摸肚子,“万物皆备于我矣”了。

2,“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

3,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不过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要病是小病, 并非什么霍乱吐泻, 黑死病, 或脑膜炎之类;二要至少手头有一点现款, 不至于躺一天, 就饿一天.这二者缺一, 便是俗人, 不足与言生病之雅趣的。

4,病中来看这些书,归根结蒂,也还是令人气闷。但又开始知道了有些聪明的士大夫,依然会从血泊里寻出闲适来。

相关文章

  • 鲁迅《病后杂谈》读书笔记

    文章特点:以曲笔,借古讽今,用古代帝王的劣迹来映射和讽喻当时国民党政府对文化界的恶行。 文章布局:文章开局讲述自己...

  • 病中杂谈——养病与读史

    (一) 今天早上四点起来读书,准确地说,是读存在手机里的鲁迅先生的两篇文章:《病后杂谈》和《病后杂谈之余》,以及一...

  • 【晚安计划】 2

    额么么么,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堕落如斯…… 下午看了会儿英语,然后看了鲁迅的《病后杂谈》。里面讲了一些他看的书...

  • 卖大饼的和丈母娘

    肖聿 2018年2月2日 1 潘金莲可以死,武大郎死不得 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病后杂谈》(写于1934年12月1...

  • 半口血的雅

    鲁迅在《病后杂谈》中曾这样讽刺一些传统文人的病态之雅,他们甚至幻想着生病来营造一种雅的姿态:“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

  • 隐居山间可以优雅到老?别逗了!

    在冷嘲热讽界,就揶揄文傻小清新(下文简称文清)这事儿,鲁迅先生其实是一杆老腔。这位在《病后杂谈》里面就写过有这么一...

  • 日记|病后杂谈

    昨天还是有染上风寒的感觉,鼻塞呼吸不畅,吃东西时明显感觉有异物在鼻腔,一吞一咽间,觉得相当不舒服。但晚上还有课,倒...

  • 鲁迅文章杂谈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是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思想引领者,一生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的...

  • 读书杂谈——鲁迅

    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

  • 《鲁迅全集》读书笔记(61)

    第六卷:且介亭杂文(12) 《病后杂谈之余──关于“舒愤懑”》 *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病后杂谈》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zf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