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段时间文思枯竭,感觉没什么可写的。写故事,感觉没什么新奇的事,或是普通的事吧,也写不出特色,或深的感受。写影评,如果不看一部,能触到心灵的电影,这篇影评也写出,也能只是述叙基本的事。写人吧,平平常常,家常里短,没有趣味。我不知道是陷入了一种什么情境,看不到美事、美物、美人;听不到好声、好音、好事;无法从细微处感觉大自然地美,就比如看昨晚的月亮,直觉它美,不知它美在哪里;对于事物,也没了深刻的认识了,好像那些事没发生在我周围,我就没有任何的想法……这种与世界似乎无联系地感觉,陌生地感觉,你身在它期中,与感觉与它无关的感觉,窜入心里的是,我丢失了对外的感受能力。我的五官无法感受美,我的心里无法感受美,我的思想失去了活力。这种感觉就像起初学书法时,老师让我看字帖临摹,老师能看到每笔的起势、位置,下笔的轻重,但我什么也看不出,我只能毫无方法的临摹,当然是没有什么用的,只有老师把这些信息告诉了我之后,才会写得好一点。这件事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们做事情或者学习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需要做一些准备,像学习书法,我们首先要了解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布局、风格等。例如用笔,它包括起笔、行笔、收笔等这些基本书写法则……
那么同样对写作,对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但每次参与零基础写作训练营时,那些老师是不会强调这些基本的写作知识的。既然是零基础,那么我觉得基本的写作知识是必需学的,而且是重点的,比老师在课程中总进行广告宣重要得多。虽然大家之前都学过,但离开学校这么多年,那些基本的知识,对于没从事写作的学员来说,估计已剩无己。第二点,对于如何去发现,去感受,去表达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那么零基础的训练,真的注重了零基础了吗?
这是我参加写作训练之后,还是觉得写作水平没怎么提高后的反思,当然没有坚持写也是一大部分原因,但不知道如何写也是导致不能坚持写的因素。
当然自由写作确实有治愈的作用,把那些压抑在心里的情绪,通过文字发泄出来了,但这样的文字很多时候是不愿跟别人共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