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天赋进行到底。
当栀子花开,风便带着萧声告别了过去。十七岁的夏季仿佛有些不一样又好像还是那么热。我上高一的年龄要比同龄人大一些,或许是长得小巧所以没有人觉得我岁数大。
遇见他时我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他在铃声响后走进来,穿一件粉色的衬衫,背一个紫色的斜挎包,干净而阳光。鼻梁上的眼镜干净而澄澈,镜片后的眸子深邃有神。我不知道他是教什么的,只是一直注视着他斜挎着的包,有点点种草。接着他倚在讲桌旁向我们介绍说他是教语文的,曾经在另一个中学教学,和我们一样都是这所学校的新客。
新学期初期,我们的交流只局限于课堂师生之间的问答。但我喜欢他喊我的名字,三个字的读音喊出两个字的音,我觉得很好听。
后来觉得这个老师很有文采,上语文课很合我的胃口,所以在课堂上的交流不免多了些。别人不会的问题我会,抢答永远最快。就是那些一问一答的互动中我彻底地爱上了语文。
一次晚自习,他突然把我叫出去,问我班里的语文课代表是班主任选的吗?接着再无其他,我觉得很奇怪,但也如实回答。我们最近距离的接触就这样开始了。
在后来的学习中,我的名字无数次被他喊到,每被喊到一次我都会特别开心。那是一种被关注,被认可,怎么不叫人激动呢?
高二分班的时候,我选择了文科,在当时我们学校是非常重理轻文的,当他在文科班看到我的时候,我能快速地捕捉到他脸上遗憾的神态一闪而过,作为一名老师,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但我还是从他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惋惜。
可能觉得气氛太差,他笑了笑对我说,今年的课代表我来当吧,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在之后的一年里每次与语文沾边的活动他总是让我第一个参加,参加征文比赛先喊我,拿来一大摞课外书也是先给我,买了新的作文书也先让我看。在高中那段忙碌枯燥的日子里,我一直被坚定的认可着,关注着。
可年少的我总是有些叛逆和无知的。得过一次优秀作文后就不愿再努力,也没再认真写文章,高中的麻烦事好像也掩盖了我曾经的荣耀和骄傲,我开始懒散,得过且过,不再注重兴趣爱好的培养,沉迷于言情小说。
到了高三,因为他教的班级语文成绩斐然,所以他被调到了重点班级,自此我们再没有交流过,仿佛我们的师生情就此断裂。
但是在我的青春里,他就是一束光,是我的灯塔,他犹如一阵风,吹开了我兴趣的花蕾。那个春夏秋冬,我将永远记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