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穷查理宝典》中,芒格提到的最多的一个人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我不禁对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好看到京东搞活动,《富兰克林自传》只需要8.9元,于是果断入手,刚收到就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
本杰明出生在波士顿一个贫苦的家庭。这个家庭人口众多,父亲有17个孩子,他和第1任妻子生下了7个孩子,和第2任妻子生下了10个孩子,而本杰明是第2任妻子生的最小的一个儿子。
富兰克林只读了两年书,八岁时开始上学,10岁辍学帮父亲打理生意,主要因为家中人口太多,生活压力太大。
当时父亲经营的是蜡烛和肥皂的制造,他帮父亲剪灯芯,制作烛模,看管店铺,跑腿。但这份工作并非富兰克林所爱,他喜欢去航海,但是父亲认为那并不是一个好主意,直到他的哥哥詹姆士从英国归来,带回来一架印刷机和一批铅字,他打算创办自己的报纸,而当时12岁的本杰明跟哥哥签订了学徒合同,21岁前都要当学徒,直到最后一年才能获得职工的薪水。
在这期间,本杰明辛苦的工作,因为从事的印刷行业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书籍,于是他喜欢上读书。并探索写书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经常会从杂志中选几篇论文,将文章每句话的中心意思作简短的摘要,接下来他不看原文,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表达这些摘要的中心思想,然后句子凑成段落,段落组成文章,等到自己的文章完成,再与原文进行比较,从而找到他的写作缺点并加以修正。
有时他会为了增加词汇量,找一些文章来把它们改成了诗歌体裁,等差不多快忘了原文的样子的时候,再把诗歌改成原来的文章,有时候他会把摘录的中心思想全部打乱,按照自己的逻辑连词造句,连句成文。
在这样的锻炼下,他的写作水平飞速的提高,他还提到,节制饮食能使人头脑清醒,提高思维敏捷度和阅读的速度,其实我倒不认为节制饮食和提高阅读的速度有什么关系。
随着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他渐渐萌生了为报纸写稿的念头,一开始他的哥哥并不希望他这样做,他只好匿名投稿,哥哥和他的朋友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表达了对文章的喜爱,并发表在报纸上。
但是后来哥哥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议论政治的文章,触动了当地议会,于是哥哥被羁押判了一个月的有期徒刑。
接着州议会禁止哥哥的报纸发行,为了保护哥哥,该报纸在本杰明的名义下继续发行了几个月,没想到,本杰明和哥哥却爆发了危机:哥哥是一个性情暴戾的人,在他无法控制情绪的时候,还会殴打本杰明。这样的情况下,本杰明想要离开哥哥,但这更激怒了哥哥,于是,两个人爆发了很严重的冲突,最后17岁的本杰明找到一艘船偷偷的离开了波士顿。
最后他到达了纽约,本来想在纽约找一份工作,但是很遗憾,一位老印刷商告诉他费城可能会有工作,于是他坐船到达了费城,路上乘船遇上风暴,九死一生,千辛万苦到达了费城之后,他找到了一份工作,也接触了一些热爱读书的年轻人,后来依靠他的勤奋和节俭慢慢积攒了一些钱,生活也过得舒适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