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亲子共读是要让孩子读书吗?其实不是,我们不是让0—6岁的孩子来认字读书,因为语言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就像人的发展一样,包括语言、认知方面、身体方面、社会方面、情绪方面,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所以,0—6岁阶段,亲子共读其实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口语能力。当然了,因为它是整体,所以口语跟书面语言能力是不能分开的。我们强调的是语言的发展是通过阅读来进行的,并不是让孩子来识字,读书。
Part 1 孩子不喜欢说话?一起读绘本试试
孩子天生爱绘本
很多家长困扰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说话,怎么办呢?我最推荐的方法是,跟孩子一起读绘本试试,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喜欢读绘本。
那孩子们为什么会喜欢绘本呢?简单说,绘本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型的,一种是故事型的。
知识型的,例如介绍各种主题的知识,看图识字,介绍恐龙的书,介绍各种动物的,植物的书等等。这些书对语言发展当然是有帮助,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物体的名称,学到很多词。
但是另外一类,故事类的,可能对语言发展来说更有意义。为什么呢?因为故事类的是有叙事性的,人类作为一种物种,我们最最喜欢的是讲故事,一本书叫《The Story 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它里面有一句话说:我们作为一种物种,对故事是上瘾的。
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故事使我们区别于动物: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想象不在眼前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在时间中旅行,去到将来、过去,也可以通过故事去想象不存在的虚幻的、虚构的世界。
在认知系统里面,这个过程是通过表征系统实现的,比如图像、数字、符号都是表征的符号。语言更是人类表征系统的重要部分,有可能是我们最重要的表征系统。
绘本其实就是一种表征的方式,通过文字和画面的结合,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阐述对世界的理解,对人跟事物的看法。
读绘本的益处
绘本的形式特别适合孩子。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强调,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需要形象的物体来操作的,通过实物、画面这些信息孩子才能更有效地吸收知识。所以,形象地绘本就特别适合孩子这个年龄阶段来使用。
因为绘本里面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绘本通过故事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情绪,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帮助孩子学会社会交往的能力。不仅如此,绘本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我们这里强调的,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
最近刚有一个研究,是通过脑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不同途径的信息输入对孩子学习效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孩子看动画,有动的画面,又有声音,对低幼的孩子来讲,大脑会信息过载,会加工不过来。但如果是给孩子读故事听,只有语音的时候,大脑的启动又不够,大脑的活跃程度不够高。
只有在既有画面,又有声音的时候,大脑的活跃程度才刚刚好。这个研究也是从脑科学的层面,给「绘本阅读」对孩子发展的帮助提供了科学依据。
绘本的好处之一就是方便使用。每天睡前爸爸妈妈陪孩子读一本书,这是很好的加强亲子关系的方式。同时,又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提供亲子聊天的机会。
研究发现,家里头书籍和绘本多的孩子,还有早期进行了更多亲子共读的孩子,他们将来的学习成就,尤其是书面语言能力也会更好。
Part 2 把握睡前10分钟,与孩子进行「对话式阅读」
把握对话的机会
那么问题是,如何把握和利用亲子共读过程中的聊天机会呢?大家知道,对话就是你问我答,如果对话要进行下去,需要有提问,有回答,有反馈在内的一系列互动。
比如大人问孩子,这个是什么?这是家长在提问。孩子回答说,苹果,这是孩子在回答。
然后大人就回应孩子,没错,你说对了,这是你对孩子回答的反馈。
这个过程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他是不是认识苹果。当最后你给出:没错,你说的「对」这个反馈的时候,这次对话就结束了,就没有下文了,这是一个封闭的环路。
大家平时对话里可能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跟孩子聊着聊着,不知道说什么了,就把天给聊死了。
其实对话有更好的方式,不是闭环,而是螺旋式的上升。
我们举一个例子,大人问孩子,这个苹果甜吗?孩子说,甜。大人就给他反馈,实际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比如说你问,为什么有的苹果甜?有的苹果酸呢?
你发现了吗?当你问「为什么有的苹果甜,有的苹果酸」,这个话题不但没有结束,还从这一个苹果扩大到了更多苹果,涉及的东西一下就变多了,从「是什么」变成了「为什么」,你们讨论的角度就更广,更加深入了。
通过这样的讨论,孩子的认知从「这个苹果甜」变成了「这个苹果甜,但有些苹果酸」,这个对话就能不断进行下去。
通过对话,孩子跟成人一起主动在头脑中建构出跟苹果有关的相关知识,苹果这个概念在头脑里就更加丰富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音,而且有了颜色、味道等更多属性。并且跟其他的苹果联系起来,孩子以后就可以更灵活地使用这个词汇。
对话式阅读
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快乐亲子共读的秘诀,对话式阅读。对话式阅读是基于儿童口语和阅读发展的实证研究的一种共读方式,它起源于1980年代。
它的特点就是改变传统阅读中,父母跟孩子的角色,孩子从被动的听故事的人变成主动讲故事的人,父母变成了主动的聆听者,担当引导跟协助的角色。
研究发现,对话式阅读对儿童语言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经过对话式阅读训练的孩子,这个训练的效果在一年之后仍然持续,在华人儿童收集的数据效果也是类似的。
这就给以绘本为媒介的对话式阅读提供了证据。
而且这个研究虽然是关注第一语言获得的,但是涉及到的这些技巧,同样也适用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所以,你跟孩子读中文的绘本,英文的绘本,我们下面介绍的对话式阅读的一些技巧都是适用的。
对话式阅读有一些基本的技巧,今天我们就用半个小时给大家「速成训练」,介绍一下这些技巧。
今天一共会介绍九个技巧,其中四个是从父母给孩子反馈的层面。另外五个是专注在如何提问。
Part 3 亲子共读的4个反馈技巧(PEER)
那首先四个共读技巧可以用一个英文的词PEER,同伴来代表。这个词里的四个字母代表4个技巧的缩写,分别是这4个技巧的第一个字母。
那这四个字是什么呢?P代表问题提示Prompt。E代表Evaluate,评估回应。第二个E代表Expand,拓展加深,最后R代表Repeat,重复巩固。
1. 问题提示:Prompt
那我们从P,Prompt开始。问题提示就是家长来提一些问题,激发孩子说跟故事有关的内容,仍然是强调从口语发展的层面,给孩子提供讲话的机会。
后面有专门的五个技巧来更详细地解释共读时,如何提问题,所以P我们在这儿先放着,先不举例子,后面再讲,我先讲后面的EER。
2. 评估回应:Evaluate
第一个E,Evaluate,就是评估回应,就是家长要评估孩子说的话。
确实,给孩子机会去表达的时候,孩子经常会给你一些惊喜,他的反馈让你觉得他真的是在思考问题了。
所以这个评估回应其实是对孩子的肯定,它可能是我们前面说的这个封闭的回路,但是在对话中,它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它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说,使得对话延续下去,而且给孩子鼓励,比如你可以说,你说得很好,你讲得很有意思,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3. 拓展加深:Expand
第二个E,Expand,是拓展加深。这个是指在孩子说话的基础上,改述句子,或者加插信息来拓展。 因为毕竟孩子的语言是有限的,成人可以丰富语言,帮助孩子建构更复杂的语言。
在这里介绍两本书,一本是五味太郎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本书。这本书有文字,但是非常简单,就是鳄鱼要去看牙了,牙医很害怕鳄鱼,鳄鱼也害怕牙医,因为害怕拔牙。
当你看这本书的时候,孩子重复了这个书名说,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拓展:「是呀,牙医害怕鳄鱼吃掉他,可是鳄鱼也害怕拔牙。」
这样你就把这个句子拉长了,里面的信息更多了。可以说这句话总结了故事的梗概。
还有一本经典的绘本叫做《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是一本无字绘本,它完全是靠讲故事的人的语言来描述情节的。所以爸爸妈妈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说孩子重复了书名,《母鸡萝丝去散步》。你可以帮孩子拓展,是呀,母鸡萝丝一摇一摆去散步。
通过这个副词一摇一摆,你就把这个母鸡的形态描述出来了,孩子也会因此多学一个词,他之后就有可能会用到这个词。
4. 重复巩固:Repeat
最后这个R是Repeat,重复巩固。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家长重复孩子说的话,表示肯定;第二层含义也可以鼓励孩子来重复家长的话,或者重复书里的句子来巩固学到的东西。
再介绍一本书,比如美国插画家Mo Willems的代表作《小猪和小象》。
读这本书我们可以问孩子,这个是谁,孩子说,是小象,你也可以重复说,是小象,表明,我听见你说的了,我同意。这个是封闭环路,但是是有意义的。
还有,可以鼓励孩子重复家长说过的话,或者书里的句子。
比如书里面有一句很好的语言,你说完了之后可以问他,你给我重复一遍,或者说,这个故事角色在说什么,你能不能重复一遍?
以上我们讲的这4个PEER技巧,是从父母的角度教父母如何回应孩子的语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