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之旅应知应会知识
一、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发展概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逐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3.2.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2014.3.4)
《教育部国际司关于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2014.7.4)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三部分第九条专门提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2014.8.9)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6.11.30)
2016年1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校外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部署会
从2017年开始,全国各省市逐步行动起来
2017年9月,四平市在吉林省率先开始行动(我校七年三十名学生参加)
2017年12月,吉林省教育厅等11部门发布了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
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主要理念
1.什么是研学旅行?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2.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3.研学旅行的基本原则
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3.研学旅行的工作目标
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工作要求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提出: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14648/149c6dd13813699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