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餐会,和同事A聊起工作的稳定性问题,一个朋友B将从体制内国企辞职,同事A说朋友B目前薪水比较低,所以出去闯闯,有机会他还是要回到体制内。体制内这么好?
爱体制,因为体制稳定
看看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碗”而奔波数年的不在少数。大量的人员希望进入体制,拥有稳定的生活,较好的社会地位。体制内的优势包括:
按月发薪,不会被拖欠,知道下个月、明年还有人给自己发薪水;
在银行、社会中拥有一定的信用,别人知道你有稳定的工作,相对信任你,你不会随便跑路;
可以因为工作,认识盘根错别的关系,在需要关系的场合能找到关系解决问题;
单位会遵纪守法,按照劳动法不会过量加班、不会裁员孕妇,五险一金样样齐全,年金、补充保险均会有;
在生病时,可以获得相对宽松的环境,不会无故被裁员。
这一切,都让体制内的员工有安全感,有保障。
体制:真的稳定?
抛开90年代那场举世闻名的大下岗不谈,就是近期,武钢因为经营不善,而只能让大量的员工下岗,甚至将员工输出做保安。
举国媒体都在关注这个新闻,但却仍然无法改变身处其中那些平凡个人的生活,他们只能接受工作岗位的消失,稳定梦想的破碎,从曾经令人羡慕的钢铁工人岗位上离开,到别的企业中成为第三方员工。
毫无疑问,企业毕竟是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外企,他能养活员工的根本是盈利。当一家企业长期无法盈利时,即便本心想保障员工生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然公务员、事业单位系统是另外一回事,这些单位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开展工作,主要国家财政可以支持,那么这个体系内员工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障。
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增加安全感
在去年武钢的下岗大潮中,媒体报道了一个故事。一个武钢人,身在武钢世家,家人觉得他最好就是在武钢中找到一个位置,但他自己一直不喜欢,利用业余时间学法律,终于通过司法考试,如今成了一名律师。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四十岁才开始做律师,职业生涯不免太晚,但相对武钢千万下岗个体,在家待业,或是被劳务输出到外单位做保安,律师已经是不错的出路。
再看外面的江湖,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我订阅的很多公众号运营者,很多从传统媒体辞职进而成为自由职业者,比如油炸绿番茄等,虽然不能看到作者的生活全部,但从世俗的收入角度,他们都不错。这源于她们在体制内时攒下的实力,写作的能力,沟通的能力,采访的能力。
挣钱攒钱的能力:才是真的安全感
朋友C,北京某名牌大学90年代末毕业生,在37岁的时候,放弃到手30万年薪的工作辞职离开央企,原因只有一个,丈夫特别希望能再有一个儿子,当时还没有放开二胎政策。几年后,儿子没生出来,C倒是机缘巧合接手了一家小公司,这家公司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一批熟练的员工,年纯收入200万。考虑到C已经四十多岁,怀孕不太可能,C丈夫建议找代孕,但C坚决不同意,主动愿意离婚让贤。跟当年愿意辞职回家生儿子的状态差别很大。
朋友D,以前在私企做销售,收入大概是丈夫的一半,那时候还挺紧张老公。这两年,自己辞职开公司,虽然市场不好,收入一年都有7、80万。对于女儿学习,她说:“不用太紧张,我自己读书成绩也一般,现在也挺好。”
这两位的心理状态的改变,很大程度来源于经济能力提升,自我认知的改变。经济能力的提升来自于综合实力的变化,由原来的打工能力,变成自己开公司,掌握一盘生意的能力。
无论是在什么类型的企业,只有实实在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是王道。说白了,体制内的工作给予你的东西,其实最终都能用钱来解决,稳定的收入,医疗保障、将来的退休、贷款的便利,如果你有一大笔积蓄、数套方便收租的房产、买份好医疗保险、自然能让你获取上述实在或虚拟的东西。
有能力,能自己挣到钱,无论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的钱,进而得到想要的东西。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的能力才能终身有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