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较于欧洲,中国独特的民族观是完成大一统的关键
欧洲是用血统来划分民族,但这个规则并不适用于中国,否则中国也会如欧洲一样,无法完成大一统。在中国古人看来,只要大家拥有同一种文化,那就是同一个民族,不然则被叫做“蛮夷”。而中华民族的文化所到之处,都可称为“天下”。只要“蛮夷”愿意,并且能够接受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那么“蛮夷”也是可以被接纳的,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对完成大一统而言,抛开民族划分的先天血统之别,重视经过后天熏陶养成的文化极为关键。所以说在中国,民族即文化。
二、维系大一统的关键在于消除文化差异
秦始皇在完成大一统后,立刻宣布天下之内都要“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是因为当权者深知人是安全感极差的动物,对陌生事物会抱有天然的敌意。所以为了大一统的持续,必须要消除各地各族群之间的生活差异和思想差异。这样一来,哪怕人到异乡,也不会太过感到不适与不安。减少了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机会,自然就能让大一统更易于维持。可见,文化可以凝练民族。
三、士人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士人们自东周末期开始崛起,就一直占据着古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他们在地方所拥有的民望和承担的教化民众的职责,使之成为连接政治与民众的纽带。尤其是在科举制度诞生后,士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更是被推崇得无以伦比,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稳定运转的不可或缺的群体。正是这种以士人为中心建立的社会结构,让中国走上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而在汉武帝宣布“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就成了士人们唯一相学认可的思想学说,他们也以此来领导教化着整个社会。因而在士人的引领下,不论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学、艺术、教育都出自同样的思想核心。那么,可以说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文化的表现,也就是文化即人生。
四、中国人的圣人情结是历史的原动力
中国人认为道德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基础,而整个天下又是由无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也就是儒家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因道德而崇拜圣人,但圣人不同于神,而是身为人又超越于人。所以中国人认为只要有一人能达至圣人的境界,那就证明人人都能做到,即人人皆可为圣人。这种对圣人境界的追求,融入了社会中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因此才诞生了“以个人为中心,以天下为终极”的精神理想,而这种精神理想正是中华民族领导己历史的原动力。
金句
1.在古代中国,划分民族的标准并非血统,而是文化。只要大家拥有同一种文化,那就是同一个民族,而文化不同的都会被叫做蛮夷。
2.大家都知道,“封建”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原本就有,比如柳宗元就写过《封建论》,指的是“封土地,建诸侯”的政治制度。但我们现如今所理解的“封建社会”的概念却与民族一样,都属于从西方引进来的。
3.大家都知道在当今西方,最流行的政治理论是文明的冲突,而中国古人却远在两千多年前就抓住了重点,深知文化差异才是分别族群的最重要的因素。这让中华民族的本质在一开始就已确立,那就是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