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慕名去看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完忍不住想码点字儿聊聊。

1 孩子背后的信念
哪吒出生后,感觉得到自己和其他小孩儿的不一样,天生神力,聪明 路子野,顽皮悟性高。自己的与众不同给他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困扰。 与众不同的人是孤独的,再加持上出生时魔丸的魔性和成见,陈塘关的居民一看到哪吒现身就唯恐避之不及。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小哪吒酷酷的外表里虽然透露着不羁和不在意,而在他的内心当中其实是很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道路上,哪吒走得很困惑, 迷失了方向,丧失了信心。他开始展示他不羁和混世的一面,在镇上把 大人戏弄的团团转,设下圈套捉弄小朋友取乐, 这种把别人游戏于自己掌心的感觉让他感觉到了特别的成就感和好玩, 也令大家抱怨连连,‘哪吒’的名字成了灾祸星的代名词。
遇到这样的行为恼人的孩子,作为父母,请问你作何感想?会不会长叹一声:老天啊,咋发给我这么个熊孩子? 会不会忍不住给孩子说一说道理,如果孩子表达出不服,那么再来长 篇大论地好好给Ta论一论? 会不会怒上心头,想着要他个教训给Ta长长记性然后对熊孩子一顿批评责骂?
这样的孩子到底该怎么教育、怎么教导? 而哪吒到底又是怎么想的呢? 他在进入山河社稷图练功前反复地做着戏弄村民的事儿,他这些行为的背后想表达的是什么?
我注意到, 其一 他觉得镇里的众人不认同他忽视他,而他希望获得大家的关注 ; 其二 戏弄众人的掌控感让他强烈感觉到了:“他自己说了算的”, “他是有能力的”。 哪吒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是“寻求关注”和“寻求权利和报复”。他 无意中选择了这种错误的方式来刷存在感和寻觅自己的归属感价值感。

2 拥有父母的爱和信任,哪吒是幸运的
哪吒是个熊孩子,父母还是给予了无条件的抱持。
哪吒因为自身的魔性咬了妈妈的手指,妈妈心疼地安慰哪吒说“不怕 不怕”,她被哪吒的球击中强忍着疼痛陪哪吒玩耍希望带给他一些快乐 。
即使孩子不久于人世,父母也一直没有放弃他,父亲李靖还决定以命 换命来保哪吒不死。
孩子闯了那么多的祸,父母一直相信他是可以转变的。
哪吒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童年拥有着父母的爱和信任。而最终哪吒真 的拥有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何尝又不是父母的爱和信任才奠定了这基 石呢?!

3 哪吒精神的养分从哪里来?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 背负魔 丸命运的哪吒敢于说出这么振奋人心的话语,到底这种敢于和命运抗争 的勇气从哪里来?
我觉得,这和父母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在世人的成见面前,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 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
在对世人对魔丸的成见和三年必死的既定命运,哪吒的爸爸没有随波 逐流认输向命运低头,去争取哪怕一丝机会为孩子寻找着解决办法。
面对破罐破摔的哪吒,夫妇俩告诉哪吒“你是灵珠转世,你将来要拯 救百姓于水火 ”,这句话给哪吒的独特找到了信念支持,为哪吒的行为 埋下了“善”的种子。
而在哪吒练功失控伤人时,父亲告诉哪吒:“爹一直对你很严,知道 你心里有气,别在意别人的想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父亲默 默理解到孩子,并用正确的三观影响着孩子,这些都在生活点滴中给孩 子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斩妖除魔救民水火和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念,父母自身也在身体力行实践 和言传身教,这样的氛围和教育环境给哪吒积蓄着内心的积极力量。
令人感慨的是另一个孩子敖丙。敖丙也是生性善良的好孩子,但作为 龙王的儿子,龙王对他寄予了深重的期望,把整个龙族振兴的重担都加 诸在他身上。
父亲爱他,也为他牺牲。那为了苦心的、那带着整个龙族 血肉的龙鳞甲,带着爱也带着过重的压力和期盼,令他无法自由地做自 己,他的命运不再只是他自己,而是关乎整个龙族未来,命运走向被振 兴家族的巨大使命感所操纵。
龙王对命运不公的愤懑以及“振兴龙族” 的所谓激励,还有师傅申公豹传递给孩子的宿命论,也令敖丙无法豁达 地做自己,进而选择封闭了善良,差点一手毁掉了整个陈塘关。
“咱家没有出过重点大学生,以后就全靠你了,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要努力啊”,以爱之名给孩子过度的期待,和龙王的万麟甲是不是很像 ?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心魔”哦~
龙王的固定性思维“只有你这一战胜利了,一战封神龙族才有希望” ,和某些家长所说的:“人生成败就看高考”是不是也很像?这种“只 有...才...”思维方式是值得警惕的,决定行为的是思维,而思维又会 长期影响行为的~
在李靖和龙王身上,能看到每个家长的影子。而我们的孩子也既是魔 丸又是灵珠。
一起共勉哈,家长给予孩子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影响正在一 点点影响着孩子,造就孩子的“精神文化资本”。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 体,而不是其它意志的延伸,支持孩子成为他自己,“一个人成长的过 程就是成为他自己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