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能创造市场;
文字的乘积效应+融会贯通,复利指数增长;
错过,以为和自己没有关系,真没关系;
降息降准,债基会涨;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
这些文字有什么用?
没有!
他们躺在那里,是静止的,
文字是思想的记载,但不能完全表达思想。
看到的只是一个结论,并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
所以它们是死的,没有生命,没有灵魂,
让他们鲜活起来的介质是—你我他。
文字在沉淀,得用我们思维去唤醒它们。
上面每一句分别代表着经济、写作、成长、金融、 文言文。
从文字内容上看,一点关联都没有 ,完全搭不到一起。但抛开文字, 去深入理解作者的思维,他们是如何组织文字,如何得到结论,他们之间能有共通点吗?
市场
市场是由于交换的需求而产生,为什么要交换, 因为要拿自己有的东西去换取自己设有的东西。所以市场是由交换而产生,先有交易,后有市场。
理解了这个背后的逻辑,才有了这一句话的表达。
复利
复利,一般用在财富计算。用在写文章上,怎么算复利?
打个比方:吃一个字,吃饭两个字,顺序变一下,可以变成饭吃,有了变化。
加上一个难字 ,就变成:吃饭难,难吃饭,饭难吃,吃难饭,有了四个排列组合,
如果再加上一个你字, 可以有十六个组合变化。
所以只要学会二千个字,可以出书了。
得到一个公式:文字乘积十 融汇贯通,就把写文章技巧浓缩了。
古文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隙指的是缝隙,抵指的是到达,刚好的意思。说的是,在有缝隙的时候,要把握时机,抓住机会。做事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应变而变,方是固定。
在现实中运用,场景多了去了。博士生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把自己学历写低点,进入职场,这是应事无方。
在投资交易中,每一个周期,都是投隙抵时。
恋爱、婚姻,人情世故,无一不是应事无方。
这三段内容融合在一起,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市场、写作公式、隙时无方,
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和内容,只要市场有需求,并找到这个需求,就具备了畅销书作者的潜质。
但不设定前提条件的结论,是耍流氓,如同包治百病的药,是毒药。
上述结论,特指快速阅读,快餐消费的文章,能快销的书籍。
十年磨一剑,大师作品不在此列。
阅读、学习、思考,善于把不同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复合材料制造出来涂层,才能应对现代的竞争。
融会才能贯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