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小学生家长问:“孩子读书特别快,但囫囵吞枣,就读了个故事情节,遇见细节描述都跳过去了。怎么办?”
其实这和孩子的阅读力有很大关系!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下,如何通过绘本提升孩子的阅读力。
如何让孩子从泛读走向深入阅读、深入思考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其实我们要先弄清楚,为什么阅读一定要深入,也就是说,要有孩子自己的思考。
01为什么我们会强调深入阅读
有段时间,我家小糖弟弟特别爱看绘本,这娃一向好动,让他坐下来看会书简直就是老母亲烧香拜佛的存在。
结果有那么一段时间,他总缠着我看书,还看得特快。
刚开始我挺高兴,没过多久我就发现问题了——他喜欢的不是“看绘本”,而是“翻绘本”。
如果娃2岁,那么我会认为这个反应很正常。可娃如今马上4岁了呀……
仔细想想,娃目前看的,都是之前跟他哥哥一起看的书。可是他们哥俩相差了两岁多,认知水平也不一样,哥哥看的书,并不是很适合弟弟。
所以弟弟其实内心中并不是很感兴趣,只是觉得要跟哥哥一样,保持一致而已。
如果大点的孩子,读书也是哗啦呼啦翻完,那基本上确定,他应该不是想看这个,而是为了不让你生气,显得听话,要不就是学业要求,被迫的。
02囫囵吞枣又怎样
有人说,孩子只要常翻书,就算没深入,其实也是好的。(至少还翻了)
我不是特别认可这样的观点。
如果孩子特别小,1岁、2岁,那我们都知道,重点在于不排斥看书这件事。那翻书确实是好的。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如果仍然不能找到能让孩子激发兴趣的书,换句话说,他就没看进去,那阅读力基本无从谈起。
想想小学那些阅读题吧……(刚好我下午看到同事打印了一套,随手拿过来看了下,真不是随便念念就能做出来的……对于文学素养的要求确实是有的。)
03阅读力未来会影响写作
虽然这个是后话,但既然我们谈到阅读,那不妨也带两句。
如果你是个常常看书的妈妈,那么你一定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作者表达的特点,情绪的传递和那种细腻的情感。
这就是“文字之力”。
就算我们的娃不会成为作家,也不会逃过写作文的命运。同时,会写东西,已经是新时代不可或缺的技能了。
这种能力,绝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行的。(阅读力也不是,都靠积累和思考)
所以,只有深入阅读才能让阅读内化成思考力、外化为表达力和写作力。
04如何通过绘本训练孩子的阅读力?
下面咱们就以《十佳创意绘本》中的《大鱼吃小鱼》为例,带你做一下绘本的赏析,通过赏析的过程拆解,如何利用好的绘本,进行孩子阅读能力提升的方法和技巧。
【好绘本如何通过精心设计,提升孩子阅读力】
用色搭配、人物方向、方位
[爱心]线索追踪
[爱心]细节与整体、故事中的故事、韵律和节奏
好的绘本从封面到封底,每一页都是精心设计的。
每个设计都在一次次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提升着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推测力、逻辑力、阅读力、思考力、艺术感知力.......等各方面能力。
先看封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747d6d854c1f82ae.jpg)
观察封面来思考一下:
《大鱼吃小鱼》书名的花纹为什么这样设计?和书内陆续登场的角色有什么关系呢?
再来看一下色彩搭配:封面图案以冷色调蓝色为主,凸显三条暖色调的鱼。这三条鱼和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接下来,咱们观察一下封底: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02c62b9218846f66.jpg)
【原文】一只小海虫就要被吃掉了!
小海虫是谁?你觉得它会被谁吃掉?
文字什么都没讲,但图却能看出来
为什么一副图就能读出更多信息?
其实,这并不是随便画一幅插画就可以达到的阅读效果,跟图画的精心设计有关。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5f81fb98e35c7c2a.png)
首先看颜色:暖色调的小海虫和大鱼,在蓝绿冷色调背景下非常突出,直接吸引眼球,告诉你这两个是主角。
再看人物方向:两条鱼脸都朝右,从左往右,符合人从左往右的阅读习惯,让人产生大鱼在追赶小虫的感知,同时推动着阅读者去翻页。
这些可不是随意画的,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才能做到让图画会说话。
接下来我们看书中隐藏的线索:
我们可以看一下,画面中高低方位安排:大鱼处于高位,小虫处于低位,给人大鱼处于强势,小虫处于弱势的视觉感知。再看大鱼的眼睛看向哪里?是不是死盯小鱼。
无论绘本还是文字书,每一页都是相互关联,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图画书是孩子提升阅读力的垫脚石,让孩子从一页走到另一页。
【原文】一只小海虫在海底游来游去,左看看,右看看,好开心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224f42dd9c0c8b1b.jpg)
文字就这些,然而图画中却能看到更多信息。
小海虫是谁?
文字没说,但你一眼就知道,因为它不光颜色突出,还处于页面C位。
这也是精心的设计,通过颜色、位置,周围人的眼神等技巧,把读者的目光聚焦。
这种艺术,在其他很多优秀绘本里也可以看到。
【推测力】这时候,咱们可以问问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观察力】【思考力】看看孩子能不能猜到,如果不行,可以引导孩子看左上角是什么?
已经有线索出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a50abc1464b6ee7f.jpg)
【原文】啊呜
就两个字
小海虫呢?
孩子会通过前后两页图中的线索, 知道小海虫已经被这条鱼吃掉了……
不信,让大鱼张开嘴看看,小海虫真的在里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6b8f5e2b60f686c6.jpg)
【原文】但是在海底,没有谁是绝对的安全,总会有更大的鱼出现.....
【推测力】通过前两页的阅读,孩子一般可以推测出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看图画左边出现的线索。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adc60402e936858d.jpg)
【原文】咕咚
又是两个字……真的被吃掉了吗?
让大鱼张开嘴,猜猜里面有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b9c76d060069f196.jpg)
[偷笑]小海虫、橙色的鱼都在嘴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a736b5c2997b2c72.jpg)
除了线索追踪,《大鱼吃小鱼》中还有许多隐藏的绘本艺术。
(1)细节与整体:仔细观察每条鱼,每页都有很多细节,前后都有逻辑联系。
(2)故事中的故事:除了大鱼吃小鱼的主故事,图画中的其他鱼也在讲故事。
不信你回去翻翻,看页面中有一只寄居蟹,是不是从头到尾,也讲述了一个故事。
如果你也有这本书,不妨可以带孩子仔细观察,来深入阅读一次。这也为未来慢阅读、精读建立良好基础。
05阅读力就是这样一次次阅读好书,一次次精读中,培养出来的。
有些东西,真的需要慢慢来,才能看到影响。
比如韵律和节奏:
观察整个绘本,你会发现绘本是有1、2(开心地游,啊呜)——1、2(开心地游,咕咚)——1、2(开心地游,咔擦)这种反复的韵律和节奏组成。
这非常符合孩子天性,孩子们会很喜欢反复阅读,这在很多优秀绘本里也有运用。
有人说,我也不懂这些,孩子能看出来吗??
如果你懂,那就最好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引领孩子。
如果不懂,也没关系,和孩子一起读起来,你会发现,只要给孩子提供好书,孩子总能看见你看不见的。如果你常常给孩子读书,一定明白我所说的“惊喜”。
当然,也欢迎你来听我们得家庭阅读指导课。(这么久消失不见,不是在听课,就是在做课,请你放心,并没有忘记泥萌。)
关于家庭阅读指导,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说给你。下次见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8751/f9f2cbe3b1ac262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