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人家孩子,到底是谁?

别人家孩子,到底是谁?

作者: 哇哇布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22:59 被阅读0次

太长不看版: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孩子。跟孩子一起不断地进步才能保持好状态。


    我是听着“你看看别人家小孩,再看看你!”这句话长大的。长大后、当妈后依然在听这句话。这句话几乎变成了我的魔咒,白眼的开关。内心的台词有两个版本:1.你看看别人家妈,再看看你!2.谁家小孩这么招你待见呐?有本事你让它喊你妈呀!

    只是,两个版本的台词从未说出口。

    冤冤相报何时了,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再对自己的孩子“施法”。我做到了,并且我的孩子成为了别人嘴里的“别人家孩子”。每每听到这句话,高兴并难过着。难过感大于高兴感。

      高兴来源于心理深层的复仇感。难过来源于自我同情,唉,又一个被母亲式焦虑残害的孩子。

      我的孩子,也曾被我潜移默化的对比别人家孩子伤过。虽然我从未当着她的面说过,但是行为不会骗人。我的孩子在3岁前,任何发育都比别人家孩子迟缓,我经常一脸忧郁的对她说“你什么时候才会呢?”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可怕,我怎么会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情,自以为是的母爱,对她来说就是一记重拳,打压了她幼小的自信心。

      我的孩子,16个月才能独立走路,2岁半才能说话,还大舌头。不敢跟小伙伴抢玩具的她,却敢主动找别人奶奶要零食吃。这些可怕的行为,都来源于可怕的带养。走路的时候动不动被吓唬“哎呀,小心!”这路已经没法儿好好走了。发音时期不断被纠正,没兴趣了。抢玩具的时候被拉到一边,战斗经验没法儿积累。自己不带零食出门,饿了要吃却是本能。这些生活细节就积累成焦虑了,“剖腹产的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太差。”“还不会说话,小哑巴。”“自己的玩具都守不住,还哭。”“你怎么没教养呀,家里又不是没吃的,还找别人要。”

      因为那时的我经常加班,孩子由外公外婆带养的时间最长。全力以赴呵护孩子的是他们,语言伤害的也是他们。而我,听见这些评论,感受尤如重现了自己的童年。

      最后,我的孩子被我的父母带走,归期不停的往后延。这段时间,我看武志红的书,看到号啕大哭,彻夜失眠。

      于是,我开始计划改变:跳槽,找早教课堂,带孩子回到自己身边,历时8个月。

      因为焦虑看儿童行为发展书籍,因为焦虑与早教课老师保持密切联系。早教老师被我问急了“你太焦虑了,怎么能用你的观点评价孩子呢?你几岁呀?她才几岁呀?你的孩子发展非常好,你必须要给她力量,站在她的身边给她自信心。这个世界只有糊涂父母,没有不好的孩子!”

      醍醐灌顶,是呀,我爱她,为什么要站在她的对面,我必须要无条件站在她的身边,直面解决问题。

      不爱走路。没关系,来场儿童主题旅游吧。先从周边的开始,欢乐世界、野生动物园、海洋王国、海陵岛、澳门威尼斯人儿童世界、香港迪士尼乐园已经被我们游了个遍,全程独自徒步。只有无趣的行程,没有不爱旅行的小朋友。这一系列旅途完结后,不仅仅是治愈独立行走,旅途中的收获的见识更是独家的。HKMO之旅归来,见人就会热情洋溢地say hello,表达自己的感受。海洋王国归来,魔鬼鱼鲸鲨双髻鲨水母开始出现在涂鸦里,保护海洋保护地球成为了宣传语。随着她的成长,我们的脚步会越走越远。

    语迟。没关系,有儿童绘本。办理图书卡,购买获大奖的绘本,陪着孩子读。儿童绘本并不是我们小时候说的小人书,它覆盖人文科学情感等各种学科的启蒙。透过200多本绘本积累出来的孩子,说话的套路我都快追不上了,并且,懂得自己给自己讲道理了。绘本就是给孩子讲道理的工具,让孩子站在第三方角度看待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待问题的态度。就像成年人看电影看电视剧给出的剧评,特别有道理,自己摊上事儿就傻眼。附加功能,我的故事朗读能力倍增,一人分饰几个角色完全没问题。故事讲得不生动,孩子是不会听下去的。

      抢玩具被虐,没关系。看过200本书,游览了几个著名儿童景点的娃不再需要大量的武力抗衡了。她会用逻辑能力给小伙伴讲道理,找小伙伴的父母求助,各种脑力招数用起来。最后,不仅可以得到小伙伴的玩具分享,还能交朋友。

    旅行养成的习惯,出门前知道自己收拾书包了,收拾的自由度很高,从此不会去找别人要零食了。

      上早教课和艺术启蒙课。实际是给父母上的孩子课。浓缩主题思想:放开你的手,让她自己来。相信你的孩子,她比你还棒!反正呢,我的孩子是能独立完成幼儿园布置的小型作业了。幼儿园老师一眼就能识别“代理作业”,这是体现家庭教育态度的关键。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我“无底线纵容”的孩子,她已经不再是胆小无语的形象了,她开始变得闪闪发光。就像2岁半刚刚回到我的身边,每天都要同一个故事,故事名是丑小鸭。光芒来自于孩子内心的自信与力量,妈妈是孩子的太阳,孩子也是妈妈的太阳,能量聚集才会璀璨夺目。例如,枭帆,枭大侠。

别人家孩子是很好,别人家的父母也很好呀。


我带孩子是真累,早已失去自己。可是遇到孩子真的是成就更好的自己,以前的自己被遗忘又有什么关系呢。磨砺孩子的同时也磨砺自己,工作中的我升职了。

儿童旅行,绘本,上早教启蒙课确实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但是,花钱才能促进挣钱呀。

别人家孩子,到底是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家孩子,到底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ur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