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贝多芬在作曲那样去做老师
假如你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这是雷夫老师最喜欢的一首诗的片段,它出自马丁.路德.金在他那激动人心的演讲中反复引述的一首无名诗。从这首诗里,我看见了四个词:精神、品质、激情、专注。是什么让雷夫老师具有对教育持续的热情和持续的专注力呢?是什么让56号教室不断地发生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呢?答案就在这首诗里,那就是一切尽力而为,那是一种不断追求完美与卓越的精神,那是一种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品质。许多人不为他们的工作而自豪。当事情做错了或无法完成,时常有许多人寻找替罪羊逃避指责。雷夫老师身体力行地做着,他相信任何值得去做的事情都值得做得很好。他说,当教师与父母的首要原则就是做个我们想要孩子变成的人。我非常认同雷夫老师的观点,它能不断地提醒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己。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1和2这两本书,除了学习,带给我更多的是思考与反思。《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一书主要讲的是怎么让孩子喜欢学习,内容简介如下图。
像贝多芬在作曲那样去做老师——读第56号教室奇迹随笔《第56号教室的奇迹2》主要是讲怎么点燃孩子的热情,以一场球赛为主线写一本书的形式倒是很新鲜,这本书写的全是作者的耐心,所以读这本书时也需要耐心,关于书的内容这里就不赘述了。
踏入教师岗位两年了,我想每个老师都曾面临问题学生和上课纪律的问题。我想这几乎是每个老师都躲不掉的问题吧。关于问题学生,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过头疼的体会。记得刚刚开始我的教师职业生涯,走进课堂,我总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刚大学毕业就当了一年级的班主任,每天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有时甚至是措手不及。事实上,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如何有效地处理这类问题学生的突发情况,因为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呈现的问题和当时的情况也都不一样,单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来处理问题,并不是每次都管用的,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摸索。我现在想说的是,面对问题学生时我更多的应该是心存感谢。正因为有他们,让我不得不思考和反省自己,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反省自己的方式是否真的就一定是正确的。
一、如何看待教师这一份工作
说实话,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老师,一直想去中学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到了小学,而且第一年就带一年级的小屁孩,刚刚从幼儿园走出来懵懵懂懂的小屁孩遇到了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小老师”,见了熊孩子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奖励,惩罚,恐吓等各种方法一一使出,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真的很需要耐心,但是我年轻有精力,对孩子们热情、用心、负责。慢慢的,我和孩子们相互适应,班级形成了一种大家都遵守的公约,回想起开学初那段折腾的日子,再看完雷夫老师这本书,处处有雷同,处处有感想。
当校园里出现林林种种的奖励学生措施时,雷夫老师非常清醒地提出他的观点——“工作本身就是奖赏”,而“一个做得好的工作就是最高的奖赏”。这不仅是他对孩子们的引导,更是他对自己的激励。
书中第35页最后一句话:“我不再觉得疲惫不堪了。”这是雷夫看到孩子们懂得及时与守时后,发自内心的一种快乐感慨。学生的成长就是对老师付出的最高肯定,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作为老师要付出很多辛勤的劳动,雷夫老师也是凡人,也会疲惫,但他在用智慧引导学生的同时,也用毅力战胜了来自身体、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持之以恒地保持着这份工作热情与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而这一点也正是他有别于其他教师的不同之处,更是他取得非凡成绩的关键所在。这就是教学相长,我在思考和反省中与学生一起成。
记得第一年工作的冬天,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孩子们都在紧张的复习中,不幸的是我生病了,要连续去医院打针一个星期,白天坚持上课,每天晚上去医院一手一边打着点滴,一手一边改学生的复习试卷,点滴打完了,试卷也改完了,把学生的试卷错题分类分析,查缺补漏,孩子们拿到试卷后也跟着认真订正,学习好的同学做小老师来帮助后进生,大家团结一致,全心全意复习考试,最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理想成绩,那是我们一起奋斗的成绩——全年级第一,孩子们欣喜的笑了,给他们发奖状时,他们笑得那么开心,每一张笑脸都被我用手机拍下来,现在看了,心里感到好甜好甜,孩子们的笑脸温暖灿烂,太美了!这样美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我感觉一切都值了。
能够拥有这样一份工作,我应该懂得珍惜,因为工作做得愈好,奖赏愈好。这就是我对教师这份工作的态度。
二、如何把56号教室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雷夫从一开始就着手打造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但在他看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于是,他在很多年里一直在尝试各种方式,希望营造出好的班风,引导学生为“对的理由”循规蹈矩,事实上,这个目标本身就是苛求。直到他读到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个阶段”的观点,他从中找到了教育的契合点,雷夫老师提出孩子道德成长六个阶段,他把“六个阶段”引入班级管理,“六个阶段”就成为凝聚全班的粘合剂。在“六个阶段”的引领下,雷夫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创造了他们生命的奇迹。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却没那么简单。关于课堂纪律问题,我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我和所有有经验的老师一样,的确有办法能立马奏效。一年级的孩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听话,但是,我在想,除了严厉是否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于是就想到了表扬,可我发现表扬的效果也是有限的,问题总是反复,并不能根除。那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我还需要继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主动与学生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我现在暂时能找到的答案。后来又想到同学引领同学,相互促进。
好的班风需要一批带头起表率作用的得力班干,在班里同学们投票选举出10名值日班长,每两个值日班长值日一天,主要负责管理课前纪律和班级卫生等班务,老师不在时,值日班长代表老师,有权惩罚屡教不听的同学,同学们应配合好值日班长管理,同时也让值日班长在全班表扬做得好的同学,鼓励继续加油,月底时也可以竞争担任值日班长。同学们对这样的管理方法认可后基本上都能配合营造好良好的班风。
班风得到优化,但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也出来了。爱打架的,爱疯跑的,爱打小报告的,还有一个最头痛的,小钟这孩子爱哭,不愿意来上学,爸妈把他送到学校后就开始哭,不停地找爸妈,持续了一个星期都没有改进,学校德育主任跑来和他聊天,我带他在校园里散步玩耍,心理老师跟进心理治疗,甚至他爸妈带他跑去千里之外问仙卜卦,全都不管用。小钟这样折腾让老师、父母都很头疼,周末我去他家里家访,陪他去找同学玩耍了一天,在玩耍中他玩得很开心,但仔细观察,他不是很合群,在结合他在学校他与同学们相处的情况,我知道了问题所在,他在学校缺少朋友,没有感情寄托,这是我要去想去解决的问题。于是我答应他,邀请比较爱跟他玩的小杨同学,小杨同学和他差不多胖,都比较憨,好心的小杨征求父母同意后,很乐意答应了,星期一上学,他们两一起跟我一起吃午饭,去全班同学都没去过的地方——于老师的宿舍,我们仨一起睡觉,有意思吧?哈哈!两人相互嘲笑对方胖,还取了外号胖子1号和胖子2号,我自然成了瘦子1号。
爱玩不爱上学咋办? 睡得很熟连续几天的陪伴,小钟同学完全变了一个人,爱说爱笑,也爱来上学了,教育真是要从心出发,用时间陪伴,耐心等待才能开出的花!
我们不能讨论自己的行为准则,但是可以试着帮孩子们从别人身上找出行为准则。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都找得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对于父母和师长而言,寻找用这种方式思考的人是饶富趣味的——一旦你开始注意,就会发现这种人并不少。当你发现了这种人并努力去做的时候,就达到最美好的境界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应该有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去扫街的激情,像贝多芬作曲的专注精神,那样尽全力做到极致,这是我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最大的收获。
2017年8月1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