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获与启发
1、关注“拖延”背后的真相,对症下药。而不只是停留在关注行为上。
“拖”:迟迟不愿开始;“延”:迟迟不愿结束。不论是“拖”还是“延”,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背后必有其内部根源。面对拖延,试着找到背后的原因,是有意拖延还是因无从下手带来的无意拖延?而后对症下药。
就自己而言,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能完成的事情就非常利索、不拖沓,但是面对目前有困难的事情就会一再拖延。拖延,是我面对困难的应对策略,无力感的呈现,当然拖延的感受并不好,事情并不因为你拖延了就降低难度,只会长期萦绕在你心头,变成一个疙瘩,最终还是要去面对。面对难度大的事情,可以分步走,化繁为简。比如:棘手的毕业论文,在拖了数月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列出框架,分步落实,最终顺利完成了。
2、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长需要观察孩子自身特点进行必要引导。引导的方法有:作业分段,降低难度,给予积极鼓励;创设安静的环境等。
二、实操
结合一朵老师的分析,我发现一年级的女儿做作业拖延的原因主要是无意拖延。(因为我们没有额外布置作业,即使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女儿也会明确表示反对。然后我们就接受了。)
女儿面对作业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做,然后就寻求帮助。(爸爸一般就将答案告知。我与他沟通了多次,略有好转吧。)我是将方法告知孩子,然后与她一起面对问题。但是,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女儿会表现出走神、不耐烦的状态,我的无力感瞬间被勾出,又开始厮杀。
我认识到:自己需要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给出更多支持。比如: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我的建议?那一定是我的方法表述她无法理解、枯燥无趣。所以,调整自己内在状态后,我需要学习、挖掘一些“好玩”的学习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