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年龄段,特别是四五岁的孩子在语言发展上会有惊人的进步,他们不但可以了解他人语言的意思,也可以重复故事内容,并且能够表达思想。五岁是语言发展的高峰期,因此他们喜爱问问题,并发表自我的意见,这就是他们插嘴问话的原因。然而过度的插嘴,也是一种恼人、不礼貌的行为。成人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何为礼貌的行为,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规范。
向孩子解释行为规范内容
当孩子再犯时,提醒他这是不好的,并解释为何不礼貌。“记得吗?妈妈说过,别人说话时要听完,等别人说完再问问题,这样才不会妨碍别人说话。”
情境教育
在社交场合有其他孩子在场时,可以对他说:“你看其他小朋友都会等大人说完话时才说话,你一定也可以做到。”
孩子喜欢插嘴打断别人说话,如何引导孩子?
耐心引导
孩子的不当行为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成人要负起引导与纠正的责任,不论多少次,成人都要有耐心,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他正确的行为,并示范让孩子了解。
同理心
同理心是了解别人的感受与立场,因此我们可以在孩子说话时也插嘴,打断他的话;事后问他感受如何,是否喜欢说话被打断?让孩子了解后,自行修正行为。

成人示范
若要孩子不插嘴,成人也不要打断孩子说话;因此成人要耐心地听孩子将话说完之后,再表达立场与想法。
不礼貌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因此,成人若先尊重孩子的发言权
孩子才能了解并尊重别人说的权利
要求孩子尊重,成人就要先做到尊重
语言期的孩子爱发问,因此要提供孩子机会表达
在每一次谈话后,都问问孩子是否有疑问
让孩子知道自己有机会发言,如此一来
他们会学习等候,也了解尊重与礼貌的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