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墨归儒

杨墨归儒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12-21 00:05 被阅读0次

孟子说,崇尚墨家思想的人,找不到人生归宿,一定会转投到杨朱学派,他们在杨朱思想中找不到归宿,就一定会回归到儒学中来。如果他们回归了,我们欢迎接受他们就可以了。现在有些人与杨朱和墨翟的追随者们辩论,拼命想说服他们,就像追着一群走失的小猪跑,眼见他们已经走入窠臼了,还在外面竭力招手,希望他们能够走出来。

对第七十二章的解释,分歧是比较大的。

有人认为“斯受之而已矣”,让那些回归儒学的人,顺其其然就可以了。这种接受有点勉强,而且似乎与道家的思想相混淆了。我想孟子的意思,是不要追究他们的过往,简单地欢迎他们就可以了,这体现了孟子的包容,也符合万物一体,不分你我的儒学主张。

“今之与杨墨辩者”,是与杨墨的忠实追随者辩,还是与从杨墨思想中脱离出来的人辩,显然是前者。对于后者,不需要再和他们辩论,他们自己就会反思杨墨的问题出在哪里。当时的现实情况是,信奉杨墨的人要远远多于信奉儒学的人,即所谓“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儒家思想的式微是显而易见的,杨墨才是显学。因此不少儒士试图通过和他们辩论,拉他们回到儒家的阵营中来。孟子认为这样做显然是不可行的,对于这些中毒已深的人,说儒学如何好,那没有用。

孟子也与杨墨之流辩论,他的着眼点是批判,把他们批透,帮助他们更快地认识到自己的谬误,他们自然就回到儒家的队伍里来了。所以孟子说“逃杨必归于儒”,这充分体现了孟子对儒家思想的自信,在他看来,只有儒学才是正学,是与天道合一的。

那么孟子为什么说“逃墨必归于杨”呢?墨家主张兼爱,舍己为人,宣扬的是一种博爱、没有等级差异的美好社会,因此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自然追随者众,但是有些人入了墨门以后,自然会发现那是不可行的,大公无私做不到,那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自私,即杨朱所谓“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

墨家和杨朱走了两个极端,因而必是走不通的,只有主张中道的儒家,才是揭示了宇宙大道和人间真理的真正的学问。

前文,孟子谈了君子五教,可以说是对普通士人的,是儒家队伍的内部教化,这里又谈到对杨墨之教,那是对异端的教化,至此孟子的教化就完备了。

同时,孟子也借此宣示,儒家必一统天下。

相关文章

  • 2019年4月21日 己亥三月十七,修《四书·孟子》第356日 

    第356日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 不做个案原因在此

    杨墨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做个案,并给了我四个理由: 不相信疗效 心疼钱 不相信导师 相信自己就能解决 杨墨老师问得很精...

  • 归极演法得《弘儒三字经》

    归极演法得《弘儒三字经》 归极禅人三代一堂,演法于弘儒国学馆。归一代对《三字经》独具匠心,谓“本善”未见性,亦未返...

  • 归儒《房》作者:邵明

    在简书码字,有一个好处鸡汤不少,码字没学会,做人学会了,而是做成了儒士。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防不胜防。...

  • 无题

    孟子将一生都用于拒杨墨而无所为,荀子则教出了两个徒弟

  • 重阳走山东(五)

    离亭燕 鲁礼开门巧遇,儒乐袅娜儒舞。宣代天威声动地,领教山东擂鼓。勇士箭弦驚,光景旋逐转古。 德厚百川归注,缘日日...

  • 今日份练字打卡—添字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添字浣溪沙·初夏夜饮归》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的一首词。 陈继儒(1558年12月14日-1639年10月1...

  • 无题

    雪中牧归满床书,寒夜青灯赋贫儒。促管难写字两行,无奈老烟敲碗橱。

  • 我是李家人之李斯篇

    吾伴韩非入荀门, 十载学得终有名。 同出儒堂兴法度, 君归故国我奔秦。

  • 求道

    黄鸟于飞落花赋,山有扶苏洛神图,薄言还归儒沁玉,嘒彼小星素月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墨归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bl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