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文主要用于阅读功利性书籍,旨在最短时间最大化读书的收益,其实也是作为学习方法的一部分。本文针对于已经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人群能够在读书的技艺上更上一层楼。
读书的终极目标
- 将书中,你需要的观点或者理论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的心智反应已经与书中的经验合二为一了。
- 无论你个人多么认同书中的观点或者理论,如果你无法将之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那么你的读书过程是没有成效的(注意我们这里就是功利性读书)
阅读的主要步骤:读三遍
- 概览阅读
脑中形成阅读地图,快速扫读,略读,把握书中的主要内容,框架。这部分常常被人忽略。在这个过程建立自己的疑问和假设。不要被那些暂时不能理解的地方所停顿,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拿到一本书,先需要对这本书有一定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过于纠结于书中的细节。既然是为了把握这个书的大概,那么肯定是要阅读书中信息密度高的地方,比如封面,前言,底封,目录等,还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纠结于细节,允许在心中留下一些困惑,等到第二次阅读的时候再将其解决。阅读完成后达到的成效,可以大体把握书的主要内容,书的逻辑框架,以及自己需要重点阅读的点。 - 细节阅读
这个阶段重在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用问题驱动阅读,对于一个阅读点,需要搞清,what,how,why。对于阅读理解的帮助 why>how>what,越是抽象的东西越是可以让我们大脑将很多东西联系在一起。
阅读信息密度高的内容:图片,表格,标题。现在很多不错的书,在某一种章节讲完之后,都会有一个小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book review的方式。
不要标注太多内容。这么做就使标注失去了意义,当你后来再查阅标注的时候,太多标注会强迫你再次阅读不重要的内容。有一条原则:平均下来,每页上的标注不要超过2-3条。不要在整个句子底下画线,画出你最要记住的==词或者短语==。这么做是为了提炼精华,减少、消除不必要的内容。在边边角角写上单词和短语,说明某一段的内容是什么。使用你自己的话。
抓住主要的东西,而不是试图理解每一个细节,因为即使记住再多细节,我们后面都会忘记,而把握了重点的话,则可以通过这些重点唤醒对细节的记忆,然后用细节去丰富自己的重点。
同一概念,在不同书中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有些时候未必自己每个都可以一下子理解。所以有必要在阅读过程中刻意的收集那些方面我们理解的抽象。举两个例子:
socket:socket可以抽象为网络中进行通信(接受和发送数据)的点(终端)
服务器:服务器在程序员的眼中更应该是一个进程,而不是一台物理机器
- 回顾阅读
做必要的笔记,对章节做总结,确认自己已经完成了阅读
做总结,才是表现出你在智力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使用自己的语言对于书中的内容进行复述,将书中的观点拿出来和其他人进行讨论都会是不错的回顾方式。
如何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
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以及需要花费的时间。没有明确的目标,最终常常无法把握读书的进展,要么陷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要不太过粗略,无法把握精髓。明确了目标之后,就可以围绕目标为中心从不同书籍找到相应的内容来实现这个目标。
- 不仅是在看书之初需要review自己的目标,在看书过程中也需要review自己的目标,看自己是否已经偏离了主线
- 根据8/2法则,有些书,我们只需要花费百分之20的时间就能搞懂百分之80的内容,但是要想做到不同,你可能需要百分之80的时间去搞懂另外百分之20的东西
- 需要进行的是主题阅读,而不是为了追求把一整本书给完整读一遍。主题才是重点,书是次要的
- 用问题驱动学习
利用情绪原理
在自己对某些事情很有热情的时候,一鼓作气将开头最难的阶段完成。比如有段时间迷上跑步,看村上春树的那本《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什么》就能够一气呵成。
阅读问题设定
利用的潜意识
开始之前,先想清楚你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以及你将如何阅读这本书。如果没有理由,没有你自己的策略——不要只是因为老师让你这么做,你就学不到那么多东西。既然是工具书,那么通常都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那么可以分为以下几条
- 问题是什么
- 解决方案是什么
- 解决方案的原理
- 具体的案例
阅读时可以反复思考这些问题。书看完之后,你要能回答这些问题。有三种方式可以思考:
- 假设你要为某本杂志评论这本书。
- 假设你在跟作者对话,或是某种正式的辩论。
- 假设要针对该书考试,会提出哪些问题?你将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why > how > what 对于大脑的抽象思考的要求,当你一个问题,使用why开头,都是要去直击问题本质
如何界定自己读完一本书?
在实习期间,我的项目leader常常强调,做完一件事的标准就是能够推到线上,而读书也应当有这么一个标准,将书中的经验与自己的心智反应合二为一
第一次:大概和结构
第二次:细节和理解
第三次: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去重现书中的内容,重现的方式可以是谈论,可视化,总结,演练
- 写下一个知识点
- 假设自己是老师,现在需要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自己的学生。而且自己的学生是没有太多背景知识的。你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个知识点讲清楚。
- 如果没能讲清楚,先查看自己的学习总结,如果还是没有搞清楚,在查看原来的原始资料,回到第二步
你不必顺序阅读,不必全读
一本书,在你眼里,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而是一个个主题,而一个主题可能分布于不同书的不同章节,从不同角度去描述。
你就是书的主人,这里是你的王国。书在服务你,而不是你在服务书。成功的阅读,是一次与作者成功的交流,并在其中达成一些必要的共识,而不是你成为了书的仆人。
读书的顺序可以按需去读。倒叙去读,其实就是利用书去帮你问问题,因为当你看到一些不熟悉的概念或者知识点,肯定就会激发你搞懂的欲望,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将书翻到前面,搞懂在回到现在的阅读点。但是这个如何控制自己不偏离主线也是一种艺术
阅读是一种技能,且需要练习
阅读的技巧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读者进行不断的练习才行,将这些有效的阅读技巧化为习惯才算是。需要自我明确阅读也是一个有技巧可言的事情,不同的人是有阅读水平的区分的,并非读完一本书,就会得到相应的收获。除了获得书中的知识,获得阅读技巧也是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长期以来,似乎大家并没有把读书视作一种能力,因为除了为了考试而读书,我们并没有去量化考核两个不同读者阅读能力。
不知道规则是什么,就不可能按照规则行事。不按照规则来做,就不可能养成一种艺术。在习惯养成之后,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速度和质量的不同。而训练必须先分解开每个步骤,然后才能将所有步骤合在一起,忘记那些单一的动作。达到一定程度,这些步骤自然就被压缩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就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目标上。
阅读的艺术:尽可能掌握住每一种讯息的技巧。
关于读书的时间&速度
永远要记住的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说读的越久获得越多,但阅读必须是一件讲求效益的事情。
分次阅读,比连续阅读效果更好,每次阅读1-2小时最佳
不要试图速读中理解所有,留下这些疑问,等到第二次阅读时,你就已经准备好了要读这本书
速度快,并不意味着自己在忽略和盲目。而是表明自己的注意力相当集中。
我常常喜欢用贴地飞行来描述这种状态,这必须要求读者注意力相当的集中。
如何选择一本书?
阅读资料的选择,高于我们水平的书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技巧。
既然要读书,当然是要读好书,从主观上来讲,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书,有些书每一次阅读都可以给你带来新的启示,不是书的内容增加了,而是自己的心智成长了。在重读的过程中,你与书一同成长了。
从客观上来讲,越多越人认可的书通常来说也越好,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根据某一主题在找出豆瓣评分最好或者亚马逊评分最好的书。好书也通常不是独立出现的,常常一本书好书都会参考其他的书籍,也可以在这些书中进行选取。
关于读书
- 利用自己的兴趣,比如对于一本书有兴趣,读起来也会更快,而且收获更多。
- 读书只能为你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只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行动只能在现实中发生,而不是书本中发生。即使是对书中所讲了如执掌,可以做一次演讲或者根据此书写一篇博客,还是需要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进行练习才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