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拿走了孩子们感恩的心?

谁,拿走了孩子们感恩的心?

作者: 兖州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来源:发表于2016-12-01 19:27 被阅读23次

    ---------关于养育孩子,父母需要知道的事

    1

            在和朋友们的闲聊中,还有接触到的一些案例里,我们发现似乎现在的孩子往往缺乏感恩之心,很多父母会觉得委屈,自己辛辛苦苦地为付出,可孩子却不能体念也不知道感恩,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成长环境的影响。大到社会环境,小到家庭氛围。

           咱们国家这些年飞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们之间的信任度却在降低,我们会有种感觉叫: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链接似乎变得薄弱了,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利益链条。人们之间如果没有信任,充满了怀疑和防范,何谈感恩?马云不是说过这样一句话吗?信仰,信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而让我们的信任缺失的,媒体功不可没!

           想想我们小时候,家里连电视都没有,有个收音机,收听一些评书呀少儿节目呀,那就很开心了。那时候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记得我们大院里,各家孩子东家跑西家串,感觉就是一个大家庭。现在,我们有了一部手机几乎就可以随时浏览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这些让我们眼界大开,在家便可知天下,是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只是,凡事有利也有弊,弊端就是,感情链接被削弱和信任感的缺失。为什么说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呢?那是因为媒体关注和报道负面的新闻占的比例要大的多。之所以会这样,也是源于我们的人的本性。我们就是更容易对特别的特例、不同寻常的事感兴趣,媒体为了博人眼球,为了获得更多点击和收视率,自然会多去报道那些特例,那些不那么普通的事情。

             举个例子,我父母现在都七十多岁了,他们有老年卡,所以经常坐公交,免费嘛,闲聊中,他们就会告诉我,现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的事很普遍了,他们出去几乎都没有站着的时候,总会有人让座的。所以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大概率事件,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试想,如果媒体上天天报导:某某某在公交车上给某某老人让座了,我们有兴趣去点击去浏览吗?一般人是没兴趣的,而如果,媒体上报道,某某某不仅不让座,还骂老人甚至出手打了老人,我们会是什么反应,一定会有很多人点击浏览,留言评论,这就是我们人的天性使然吧。所以媒体更愿意去报到这些,比如某个妈妈虐待孩子,其实,看看我们现实生活中,爱孩子的妈妈才是最多的,某某一夜暴富,某某一脱成名,可看看身边,那些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的普通老百姓才是大多数,就像让座的才是最多的,一样道理。并不是说媒体不应该报道这些,媒体有他们对社会的监督责任,只是因为他们过多的关注和报道,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放大了那些负面的影响。

            记得原来有个题,说一辆公交车,一站一站的,上人下人,我们注意力集中在上车下车的人上,就几乎不能同时去关注车总共走了几站,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有选择地去关注事情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如果我们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只去注意他们关注的,我们的情绪也会被他们左右,有时我们很多的不良情绪,更像是媒体植入给我们,而不是我们自己生发出来的,而带着这些消极的、负面的情绪,那些积极的,值得我们去感恩的事情也就更少被关注到了。其实,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以此来对那些负面的情绪做一个调整和平衡。

            前面说的是大环境,再来说说小环境,家庭氛围,如果父母是常常心怀感恩的人,那孩子一般也会感恩,如果父母就总是指责抱怨,那孩子学到什么也可想而知了。这点不必多说,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2

            其次,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是因为缺乏体验,缺乏现实生活体验。

             如果生活中,孩子如同生活在童话里,想要什么,爸爸妈妈就能变出来,不懂得延迟满足,不需要付出劳动就能获取,在他那里,他们根本就无法体会家长的付出、别人的辛苦。有句老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没有体验就很难懂得感恩。

             证明这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原来湖南卫视的那档节目:《变形计》,看那里面的富家子弟,只有当他们经历了那些困苦,穿越了那些磨难,他们才真正能体会到自己原来拥有的这么多,父母原来这么爱自己,有了体验,就有了感悟,所以想要孩子成长,其实是要舍得他们为成长付出一些代价的。

    3

             再有,感恩的心的另一个杀手,就是“习以为常”。

              还有一个词叫“熟视无睹”。其实,这也是我们的天性,叫做适应性,适应性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存,比如东北人就比南方人抗冻,但是适应性却对我们的幸福没什么好处。“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臭的闻不到臭了,可以让我们能在那样的环境继续待下去,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香的也不觉得香了,却让我们忽略了很多美好,很多时候,我们缺乏感恩,并不是没有发生值得感恩的事,而是这些事每天都在发生,到了让我们熟视无睹的程度,比如,呼吸,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可我们只有在呼吸困难时才会留意到它的重要性。我们身边的人,每天都见,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慢慢的,在我们眼里,他们就如同什么都没做一样了。视而不见,是一种麻木,像是一个冷酷的杀手,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死敌。

    预告

    下一期预告:

    既然我们找到了拿走感恩的凶手,那就让我们继续来讨论一下,该如何培养孩子们感恩的心呢?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也可以表达一下您的不同意见,

    我们愿意倾听您的声音。

    嗨!大家好,我是钱伟,如果觉得我写的还有点意思,可以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推荐给您的朋友,期待更多的分享,特别期待亲人们的建议!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拿走了孩子们感恩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ff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