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大学区块链研习社
紧跟监管动态,探索区块链治理与管控模式 | DRC“区块链治理与

紧跟监管动态,探索区块链治理与管控模式 | DRC“区块链治理与

作者: 55e841da187d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20:38 被阅读2次

10月19日,一场由DRC基金会主办的主题为“区块链治理与管控”的研讨会在新加坡Science Pack 举办,新加坡新跃大学区块链与金融科技教授、新加坡经济学会副会长李国权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李白金融学院联合创始人与院长白士泮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讲师闫黎博士,DRC基金会主席林扬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会议就区块链行业普遍关注的智能合约STO通证法规金融科技ICO的监管治理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观点、碰撞思想,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李国权:区块链是通过代码实现治理的

李国权教授从智能合约证券通证化(Security Token)通证证券化(Token Security)区块链的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了区块链的发展蓝图。

1智能合约:非“合约”

李教授表示,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功能及角色决定了它不适合被称为“合约”。这个词汇本身就意味着受到法律的监管,在现有的经济体制里,已有证券法、大宗商品方面的法律,而区块链的规则不应该从属于现行制度,”Token Law”才是区块链社区应该考虑的问题。共识应该怎样达成、有争议时应该引入第三方裁判还是让代码自动失效,都是区块链“编码治理”的本质下,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思考的模式。

同时,区块链的治理又分为链上On-Chain和链下Off-Chain两种类型。链上治理需要依靠技术来达到持续的去中心化、透明化,进而信任也变成分布式的,也就能避免造成“单点瘫痪,全盘皆输”的局面。而链下治理可以中心化,以维持现有机构的中心化治理功能,使监管具有有效执行力。所以,区块链的治理是通过链上、链下配合,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治理相结合共同作用的。

2通证证券化才是方向

继ICO之后,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因为其“合规性”,成为最近的热议话题。然而,在法律许可过的Security(证券)上再放一层通证,颇有画蛇添足之嫌,仍旧受到现行法律约束,且应用场景仍是传统的可证券化的资产,区块链技术无法发挥其扩容性的功能。

李教授认为,Token Security,即通证证券化,才是通证经济应有的模式。STO与IPO没有本质的不同,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泡沫。它只是已有法定经济的另一种形式,参与者仍是原来的一群人,对整体经济的新贡献很小。而证券化通证,能把原有的牛、羊等Dead Capital(呆滞资本)通证化,从而使所有者可以用数字化的资产来投保,进而拥有证券属性,因此,也将成为通证经济发展的方向。

3区块链是隐私的保护者

赋能数字经济,是将来区块链发展最有潜能的地方。李教授倡议,不要过多纠结于讨论法制,而应当着眼于区块链的作用。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账本的一种,公开的区块链其实是低效益的。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人对它青睐有加?原因在于,其“智能合约”,即编码式的治理要有持续地去中心化的作用,如此一来可以分散信任,避开中心化可篡改的弊端,进而保护所有人的自主权。尤其是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中心化的主权更加危险,没有隐私保护,个人的数据就极易被窃取。试想一下,如果人类被人工智能控制,失去隐私权,将有多么可怕?

因此,区块链不是一夜暴富的赚钱工具,它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途径,是去杠杆、扩容、扩规模的新经济形态。李教授表示,新加坡政府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区块链的优势,并拥抱区块链技术。强大、开放、执行力强的政府会喜欢区块链,因为不怕被取代,反而能利用自身的执行效能促进技术的去中心化。从支付到证券、贸易、交通、房地产,新加坡已经准备执行中心化的治理、非中心化的科技。区块链不是要竞争、取代,而是要赋能、扩容。

白士泮:在位监管,鼓励创新

曾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官员的白士泮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新加坡金管局对于发展健全与先进的金融中心的态度:发展与监管的平衡,监管的四大原则是风险导向、注重披露、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同心协力、鼓励企业创新精神。监管的力度要和风险匹配,有可能为市场带来大冲击的项目要制定更高的监管要求。新加坡金管局允许科技创新风险的存在,毕竟经历过失败才能学习成长,同时,密切关注金融科技项目的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金融稳定。

1在位监管的实现

首先,金管局会积极跟上创新项目,及时引导、设定统一标准,使创新项目之间能够互相兼容。

其次,监管要讲究时机和适配,遵循“重要性”和“适配性”两个原则。不会造成宏观审慎风险的创新项目可以柔化监管;监管力度随着风险程度灵活适配。

最后,权衡并聚焦新科技对风险的影响。面对新的科技,监管要鼓励减轻旧有风险,约束可能产生的新风险。

2新加坡金管局的“监管沙盒”

在新加坡,要提供金融服务,一般都要向金管局申请牌照。但一些金融机构或初创企业可能不太清楚监管合规的要求,或合规性有待调整,就可以启动“监管沙盒”指导原则,不能因为怕犯错就放弃新的产品和服务。金管局推出“监管沙盒”的目的是鼓励创新、缩短商业化时间、减少试错成本、提供监管者和科技创业者共事的学习机会。这个流程注重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以促成监管者和创新者的良性互动。

3新加坡金管局对数字货币及ICO的态度

目前,新加坡将数字货币定义为“虚拟产品”,对它采取相对开放的态度,监管相对宽容 ,但绝不是纵容。加密货币主要有三大类:类比特币的支付功能的加密货币(Payment Token or Virtual Currency)、实用性加密货币(Utility Token)、证券性加密货币(Securities Token)。而对于ICO的态度,新加坡金管局也相对开放,不直接监管加密数字代币的发行和交易,但密切关注维护金融稳定、反洗黑钱、投资者保护、市场良好运作等方面。目前,新金管局正考虑出台新的监管要求,把虚拟货币类与证券类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纳入监管框架。

白教授还介绍了国际上各地区对加密数字代币的监管态度,中国、韩国、美国较为严格,英国、瑞士、直布罗陀、马耳他、爱沙尼亚等国家持开放态度,而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则相对审慎、平衡。

白教授指出,目前ICO白皮书的素质远不如IPO招股说明书,和ICO有关的法律诉讼频发,其中存在的欺骗等行为是今后ICO治理需要注意的地方。目前ICO的低潮正是改进ICO治理的好机会,使项目组织结构保证项目开发人和投资者利益一致,确保投资者合理的法律合约权益。

最后,白教授认为像DRC这样的分布式社区,能够在促进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上做出重要的贡献。生态建设对区块链项目至关重要,精英聚集、分布式普惠利他的DRC社区聚集了共同信仰的人,一起用分布式协同的方式探索通证经济,发现价值、投资价值、创造价值。同时通过社区的治理,维护ICO这种能给与创业的年轻人创新与简便的融资方式,同时也民主化与普及化这种类似风投和私募投资权力,让社会大众受益。

林扬:实践分布式自治商业模式

推动区块链标准与规范

DRC基金会主席、新跃大学Fellow林扬女士汇报了DRC在区块链治理与管控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1发布“DRC分布式自治商业组织治理框架”

DRC基金会经过一年分布式商业组织模式的研究探索,深切感受到区块链项目的治理与管控机制将直接影响区块链项目的成与败、好与坏,并已成为每一个项目方、投资者以及监管者参与通证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与急待解决的问题。

会上,林扬女士发布了”DRC分布式自治商业组织治理框架”,以分布式决策、中心化执行的原则的治理框架涵盖6个主题12个子项,包括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财务管理、信息披露机制、风控管理、社区治理等内容。

DRC认为,区块链的技术是去中心的,治理是中心化的,同时坚持分布式决策与中心化治理相结合。其中,投票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体系,是效率、民主之间的博弈和平衡,DRC通过对EOS、BTS等分布式社区的研究,推出DRC社区的投票机制:从社区产生101个投票节点的投票,进而产生由生态顾问、投资者、社区代表、贡献节点等组成11个决策委员会席位进行决策,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DRC也将不断优化和调整。

DRC采用“POC贡献证明机制”,作为通证经济的实践者,DRC社区与李国权教授所倡导的“3C、5D、7W、LASIC”精神与理念高度吻合,并朝着利他的、去中心化的方向不断探索前进。

2构建DRC分布式专业服务平台

打造数字世界的华尔街

在通证经济的实践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生态建设对区块链项目的重要性,而一个优秀区块链项目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态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去中心化程度。DRC社区是一个精英聚集、分布式普惠利他的社区,旨在聚集拥有共同信仰的人,以分布式协同的方式共同探索通证经济下,以区块链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应用场景,共同发现价值、投资价值,创造价值。

DRC构建的分布式专业服务平台,致力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投资者、科技创新型项目、监管机构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互信机制,发挥众包、众智、众评、众享的集体智慧,共同营造自律、自治、透明、公开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促进区块链行业的稳定、有序与健康发展目前,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区块链治理与管控咨询解决方案、尽职调查与区块链项目评级、资产上链咨询服务、资产上链解决方案等

3DRC诚邀行业专家和组织

加入“区块链标准与规范共识”联盟

区块链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与心理学等复杂的综合学科,在未来的区块链领域中将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治理管控、数字资产管理、安全合规、通证经济设计等,“区块链是一个融合了经济、行为、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学科,并非一人之力能将其构造好”。

林扬邀请更多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加入“区块链标准与规范共识”联盟,

DRC分布式监管科技协同平台将发起并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专业课题研究,主题包括:围绕基金会治理体系、通证治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共识机制与激励机制、社区治理体系、法律合规、安全管控等, DRC诚邀行业专家和组织加入“区块链标准与规范共识”,共同讨论行业问题,营造一个风险可控、监管透明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块链行业的稳定、有序、健康发展。

活动最后由闫黎博士主持了圆桌论坛,嘉宾进一步就现场观众关心的稳定币、STO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本次研讨会是系列课程研究的第一场,DRC将召集更多行业专家、学者、从业者每月开展一次区块链的治理与管控的专题研讨,从理论学术到商业实践,全方位、立体式探索区块链发展规模,不断宣扬行业合规、透明、自律的理念。

精彩图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紧跟监管动态,探索区块链治理与管控模式 | DRC“区块链治理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hn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