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
由董小姐想到 | 月有阴晴圆缺,图有“中秋”上河图

由董小姐想到 | 月有阴晴圆缺,图有“中秋”上河图

作者: 孫孫_四月深情录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6:09 被阅读6次

去年中秋,前面是茫茫大海,后面是青青群山,头顶挂的皎洁圆滚滚的那一轮,“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霁月清风,虽然没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雅兴,倒是不知何处传来那个叫董小姐的故事。

“董小姐你嘴角向下的时候很美

就像安和桥下清澈的水

董小姐我也是个复杂的动物

嘴上一句带过心里却一直重复

所以那些可能都不是真的董小姐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这让我感到绝望董小姐

所以那些可能都会是真的董小姐

谁会不厌其烦的安慰那无知的少年我想和你一样

不顾那些所以跟我走吧董小姐”

那一日,坐在山下和茫茫的海边,海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当民谣遇见大海,正如阴雨天留下的没有洗的绸缎衣裳,有浓浓的愁味。后来,也不知董小姐有没找到她的心上人,但季小姐的故事总算是圆满了。当年的季小姐,都属那类有气度的女子,令人又敬又畏。娶了这样的媳妇,又像是福分,怕又像是“孽缘”。😋

文 / 子禾

书法_子禾

今年此时,忆起那轮圆月,圆月下的那一对恋人,仍是感慨万千。不过,感慨归感慨,今日说的也不是情感故事,而是由中秋想到的“上河图”。也真是后朝想前朝,不晓得有多少繁荣盛景,是怀古心所致。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3.0》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3.0》

1 | 清明上河图

一直以来,人们以为“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二字指的就是“清明节”,这也是全因宋徽宗在画卷上题了首诗,诗中写道“如在上河春”。

“清明”由于是全民扫墓、休息的日子,市集上总是热热闹闹的,一派繁荣祥和之景。学术界前辈如郑振铎、徐邦达、张安治、杨伯达等人皆主“清明时节说”。然而,这样的说法,几百年来,也并没有争议。

多数研究者认为是与清明相联系的初春。其理由多是:

一是进城的轿子上插的有花,与《东京梦华录》中关于清明郊外归来“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的记载相符。

二是一部分树木萧条为早春之态。

三是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因为当时汴京城是以烧煤为主,冬天不久将来临,这些木炭是东京准备过冬御寒用的。所以秋季营运冬季货物比较合理。

《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炉会也”。

四是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据当时汴梁的气候,清明节很难有暑气之说。

五是画中的街巷多有卖“口暑饮子”的,有一人摆摊子卖一个个圆的东西,上面带很多点,摆了七八个,估摸着是西瓜。

六便是画里面拿扇子的人多,或因“秋老虎”。

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回忆徽宗年间汴京的繁华景象,详细记载了当时的风土人情,活灵活现。因为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梁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所述史事当是可信的,所以实在是一部文字详解版《清明上河图》。

立春

立春前一日, 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 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 府僚打春, 如方州仪。府前左右, 百姓卖小春牛, 往往花装栏坐, 上列百戏人物, 春幡雪柳, 各相献遗。春日, 宰执亲王百官, 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 戴归私第。 

元宵

正月十五日元宵, 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 开封府绞缚山棚, 立木正对宣德楼, 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 歌舞百戏, 鳞鳞相切, 乐声嘈杂十馀里, 击丸蹴踘, 踏索上竿。赵野人, 倒喫冷淘;张九哥, 吞铁剑;李外宁, 药法傀儡;小健儿, 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大特落, 灰药;榾柮儿, 杂居;温大头、小曹, 嵇琴;党千, 箫管;孙四, 烧炼药方;王十二, 作居术;邹遇、田地广, 杂扮;苏十、孟宣, 筑毬;尹常卖, 《五代史》;刘百禽, ?蚁;杨文秀, 皷笛。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馀卖药、卖卦, 沙书、地谜, 奇巧百端, 日新耳目。至正月七日, 人使朝辞出门, 灯山上綵, 金碧相射, 锦绣交辉。面北悉以綵结, 山呇上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 横列三门, 各有綵结金书大牌, 中曰「都门道」, 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 上有大牌曰「宣和与民同乐」。綵山左右, 以綵结文殊、普贤, 跨狮子白象, 各于手指出水五道, 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 用木柜贮之, 逐时放下, 如瀑布状。又于左右门上, 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 用青幕遮笼, 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 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 约百馀丈, 用棘刺围遶, 谓之「棘盆」, 内设两长竿, 高数十丈, 以缯綵结束, 纸糊百戏人物, 悬于竿上, 风动宛若飞仙。内设乐棚, 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 并左右军百戏, 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宣德楼上, 皆垂黄缘, 帘中一位, 乃御座。用黄逻设一綵棚, 御龙直执黄盖、掌扇, 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毬一枚, 约方圆丈馀, 内燃椽烛, 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 下闻于外。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 綵结栏槛, 两边皆禁卫排立, 锦袍, 幞头簪赐花, 执骨朵子, 面此乐棚。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 更互杂居。近门亦有内等子班直排立。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 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东京梦华录》)

清明上河图(多媒体版)

2 | “中秋”上河图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从画面内容来看,并不像清明节,而是更贴近中秋节的景色。

一九八一年,孔宪易就发表了《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驳斥了“春景图”,认为画中所绘当为“秋景图”。由此一来,《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指的应是汴京城中的“清明坊”,描绘的则是“清是从“清明坊”到“汴河口”这一段上河的繁华场景。“清明”指的是汴京城中的“清明坊”,并非大家所谓的清明节。由此一来,“清明”二字便一下从时令变成地名了。

“秋景说”提出,画中有切开的西瓜,而清明时节开封是不可能有西瓜的。周宝珠则指出北宋时期中原和江南地区尚未种植西瓜,图中所画当为饼类或冬瓜。

“秋景说”提出图中拿扇子的有十余人,证明不是北国春寒的清明,有几分“秋老虎”的余热。

“秋景说”认为,画中有一面悬挂写有“新酒”的酒旗,这正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中秋前后,诸店皆卖新酒”的习俗一致。不过对于此说法,周宝珠则指出宋人喝新酒、卖新酒的日子特别多,不独秋天才有新酒。

“秋景说”认为图中市郊部分农场中场内空空,只放着三个带架的石磙,看样子好像刚打过秋庄稼,这有“报秋成”之意。周宝珠则认为若是“报秋成”,场内绝不会仅三个石磙,农家场上应当是堆得满满的。空荡的场地恰恰证明清明前后,场上堆放的柴草已经用完,如果不是用过未取,那就是重新安好,用以夏季碾场。

对照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我们一起领略“中秋”上河图的繁荣景象:

立秋

立秋日, 满街卖楸叶, 妇女儿童辈, 皆剪成花洋戴之。是月, 瓜果梨枣方盛, 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亳州枣。鸡头上市, 则梁门裡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 取索供卖, 内中泛索, 金合酪绎。士庶买之, 一裹十文, 用小新荷叶包, 糁以麝香, 红小索儿繫之。卖者虽多, 不及李和一色拣银皮子嫩者货之。

秋社

八月秋社, 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嬭房、肚肺、鸭饼、瓜薑之属, 切作棊子片洋, 滋味调和, 铺于饭上, 谓之「社饭」, 请客供养。人家妇女皆归外家, 晚归, 即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 俗云宜良外甥。市学先生预歛诸生钱作社会, 以致雇倩祗应、白席、歌唱之人。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

中秋

中秋节前, 诸店皆卖新酒, 重新结酪门面綵楼花头, 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 至午未间家家无酒, 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 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 贵家结饰台榭, 民间争占酒楼翫月。丝篁鼎沸, 近内庭居民, 夜深遥闻笙竽之声, 宛若云外。闾里儿童, 连宵嬉戏。夜市骈阗, 至于通晓。

(《东京梦华录》)

邹身城认为此画描绘也的是秋景,“清明”在这里应当理解为“清明之世”,是作者对太平盛世的称颂之辞。孔宪易提出“清明”应作地名“清明坊”解,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种种说来,《清明上河图》所绘并不是清明时节的景象,而是中秋节前后的景象。作为回应,周宝珠在专著《<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中又论证了“清明时节说”的合理性,驳斥了“秋景说”。

陈元靓《岁时杂记》云:“都城寒食,大纵蒲博,而博扇子者最多,以夏之甚迩也。”周宝珠指出清明时节临近夏日,市民利用扇子蒲博(赌博之类的游戏)正是推销扇子的一种方式。扇子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见着熟人了,拿扇子遮一下脸,表明我还有事,您别打招呼。这叫“便面”。所以扇子确实也不能说明它一定就是秋天。

这一来一去,不论是“春景说”还是“秋景说”,总之,“春”“秋”两说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爱德华·蒙克《月夜》局部

3 | “四季”上河图

关于“春”“秋”两说之争,有海外学者瓦莱丽·韩森以及刘和平茅塞顿开,提出“四季说”,他们一致认为该画不能归结于某一个具体季节,而是包含了从春到冬四个季节。

画中既有春景也有秋景之说,推测因张择端创作的时间前后数年,开始画的时候是春天,而画着画着就跨越了季节。

至此,《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既不是时令也不是地名,因《后汉书》里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语句,这里的“清明”就是“治理有序,安定祥和”的意思。当时经过西汉末年的衰落和绿林、赤眉的战乱,社会安定,生产逐步恢复,各方面也开始生机勃勃。张择端作为皇帝的御用的画师,创作这幅展示京城“繁荣景象”的作品,来歌功颂德,赞美清明盛世,以讨皇帝欢心,种可能性才是最大。

然而,后人不解其意,于是以讹传讹,误认为是“清明”是指清明节了。

不过,周宝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张择端在北宋末年,战争阴云密布时刻作此画,绝不是寓意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而恰恰相反,张择端是在风俗画的妙笔下,部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因此,画上也有沿街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懒散坐着的士兵,大家上乱跑的猪,这里隐藏着画家对太平盛世的一种嘲讽。暴露了金人入侵前夜统治者的某些危机。

前几月去的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已然震撼不已,“春”“夏”“秋”“冬”,前前后后走了好几遍。更不用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3.0》了。中秋前夕,取“中秋”一景,就当画饼充饥,也算是尽兴了。

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3.0》

- E N D -

相关文章

  • 由董小姐想到 | 月有阴晴圆缺,图有“中秋”上河图

    去年中秋,前面是茫茫大海,后面是青青群山,头顶挂的皎洁圆滚滚的那一轮,“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霁月清风...

  • 董小姐(上)

    董小姐(上) 文/如燃尽奢靡 有人说,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有的人说,最大的敌人不是自己,而是时间。时间一晃而...

  • 河图密码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系辞传 认识河图 相传伏羲氏时,黄河出龙马,背有图,是谓河图。河图图形如下图。 河图有...

  • 难忘的中秋节

    每当我听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诗,我就会想到中秋节,难忘的中秋节。中秋节代表着合家团圆,月圆人团...

  • 站起来吧,董小姐

    董小姐。 不是造空调的董小姐,也不是民谣歌曲里的董小姐。 董小姐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一 董小姐的故事,要从...

  • 福中医专属:洛洛表情包

    “河洛”其名由来 “河洛”源引“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堪称华夏文化之源头。 《易·系辞上》有曰:“河出图,...

  • 董小姐兑现承诺,有图有真相

    很多格力员工开始在朋友圈里晒手机。没错,就是董明珠为他们发的格力手机。有员工在朋友圈里写道:“那些问我到底有没有发...

  • 由董小姐眼睛想到的两三事

    (一) 我是从来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的。即使我知道在与对方沟通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会显得更加真诚。然而,我害怕对方...

  • 亲爱的,我要的真的很简单

    1 前几天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我的好友,一直很幸福的董小姐,竟然离婚了。 周围的人谁也没想到董小姐会离婚。 董小姐...

  • 总会有月圆之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董小姐想到 | 月有阴晴圆缺,图有“中秋”上河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mg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