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藩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比较认真得看完西汉看东汉,觉得东汉的皇帝们都不是很有名,这段时期也没有太大事件,就想快速进入到三国争霸时期,看看以蔡东藩的历史观如何描绘三国人物和故事。没成想,花了好长时间,一路翻阅到61回,我们曹家的大枭雄才刚出场。前面60回讲的东汉十几个走马灯似的皇帝,几乎都伴随着皇太后、太皇太后、外戚、宦官当道,这些人可能是不学无术导致的智商及管理水平低下,把东汉搞的一路衰落下去,看着这些人和事真把人气得不行。
然后不禁想到这个汉朝一开始就从刘邦那里没有处理好后宫外戚以及功臣的使用问题,文景与汉武帝这几位还算不错,但随后两汉中间出现的霍光以及霍光传的流传,又使得后世受这种废立思想影响,频繁立幼主、起党争。这似乎是一个朝代在其开创者时期定下了调子,有其伴随这个朝代的固有优点和弱点。优点可能就是一心打外族,尤其匈奴龟兹等,必经刘邦当年吃过大亏。这个优点使得西北蛮族敬畏大汉,使得后面汉族掌握版图扩大,形成魏晋以及隋唐的大一统局面。弱点就是没才没德的女人干涉行政人事工作,并且对待功臣总让人寒心,不论是韩信、苏武、李陵乃至其他许多。格局不够的国母处事不利以及上层用人不当导致的内乱是比外部压力更要命的。这个弱点后面的朝代还多次出现,伴随着合久必分的历史诅咒。
这么对比来看,唐宋元明清,尤其唐太宗的开放大气,宋的爱护文人,明朱元璋的狠、集权、残酷治民,清的满汉分别,等朝代特点都延续贯穿几百年。那么我们现在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下,是会继承延续什么优点与弱点或者说特点呢?试想一下,比如内部斗争这个点似乎一直存在不停;再就是对西方国家的心理底层的敌视;与俄国的意识形态距离近而亲;对知识分子的控制欲;先列这么几个吧,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与总结,并且有利于看当下和展望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