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
2021-12-07 周三 晴
书上写道,“生活中,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父母”。甚至有育儿专家一直在强调,孩子就是父母的一张影印纸。意思是什么样的父母,就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的确,现实世界里,我们经常看到优秀的父母,生一窝孩子都是优秀的,比如梁门九子三院士什么的,还有不少家庭两三个孩子都上了北大清华之类。但是,我们更常见到的是一些家庭,同父同母的几个兄弟姐妹能力参差不齐的。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独特的,且是发展中的人。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并不是同一对父母就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成同样优秀的人。对孩子的教育,要立足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去因材施教。这对父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很多优秀的父母都无法对自己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才会不时听到“他们怎么教出那样的孩子”这类慨叹。
就拿我的双胞胎女儿心心念念来说吧,她们同一天出生,都是由我来实施启蒙教育。但是,近来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两个孩子的不同。
我们在做早教游戏时,念念会很配合教学流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心心却总是游离在游戏流程之外,她只对我的一些操作性的动作感兴趣,比如我剪剪贴贴,她就学着剪剪贴贴。念念在专心完成游戏时,心心拿起教具就走,哼哼唱唱,自己玩儿去。念念会去把教具抢回来,且严肃地告诉心心,“放回来,这是妈妈上课用的!”心心通常不会立刻放手,两个人一抢,一般情况下,教具会毁坏,甚至念念会被心心咬一口。咬了人理亏,心心把手上的教具一扔,扬长而去……像个小痞子。
如果早教游戏只有念念一个人从始至终参与,我会找时间专门给心心补一下。然而,心心根本没多少兴趣独享自己的课程。她不会像念念那么配合。
显然,心心念念虽然都是我亲生的孩子,但是她们的确很不一样。念念接受规则且自律,而心心崇尚自由自在。我觉得心心念念将来大概会成为挺不一样的姐妹俩,无论秉性还是兴趣爱好,想必都很不同。当然,作为独特的人,这很正常。
我烦恼的是,我该怎么引导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发展成优秀的人。我常常感到困惑与无力。
就像读到这段话,”终有一天,一切的付出都会换来丰厚的回报。当孩子的数学和空间推理能力酝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会敲开许多机会之门,开展精彩的职业生活。“我困惑的不是这句话本身的道理,而是我怎样才能以自己浅薄的能力帮助孩子酝酿数学和空间推理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