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安娜自杀背后的不公

安娜自杀背后的不公

作者: 二妮儿_4a4d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13:55 被阅读0次

之前在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初看时没有印象,觉得女主就是个矫情的人,享受着荣华富贵,外加帅军官的喜欢,不论怎么样都不至于自杀的。

但是后来就不这么想了,在当时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男人有很多选择,生活内容丰富充实。而女人,尤其是已婚的,人身自由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安娜公开出轨后,上流社会的已婚未婚女人都自动选择疏离她,就像一座孤岛,被所有人隔离和鄙夷。她除了情人的爱一无所有,还深受各个角落谴责和奚落,但是情人却依然可以出入各个场合,像以前一样受到尊重,甚至依然可以去当兵。

因此,安娜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是悲剧的根源,在她勇敢的为爱出轨的那一刻,9注定是奔向死亡的开始。几乎所有人都断了跟她之间的情感联系,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来自情人的爱,眼前的男人从开始的热情似火,到后来的怠慢,冷落以及去前线参军的决心,使安娜感到唯一的希望都离她而去了,只剩下冰冷的社会在指责她的不忠,所以安娜只剩下死路一条。

逼安娜自杀的,是那个社会的狭隘和不公,让一个女人无路可走,终香消玉殒。

而放到现在,女人还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好像30岁之前的女人有一个重大任务,那就是把自己嫁出去,然后生俩孩子,这才叫做30而立,但要是没嫁出去,就只能等着被挑,可是男生三十大几,四十大几还能找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为什么女人就只能捡剩下的豆腐渣把自己嫁出去?

结婚后的女人,生孩子挺痛苦的,还要面对丈夫可能的出轨和变心,离婚后婚姻法还不给她们保障,搭上几年青春,最后落得个孑然一身的下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万有引力》,女主丈夫死了,毅然挑起重担,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辛辛苦苦拉扯儿子上了大学,最后却遭到儿子“背叛”,被赶出了家门。

女人独立点强势点吧,会被人说不守妇道,不够温柔体贴,不出去工作吧,又面临被丈夫嫌弃的风险,很可能像《我的前半生》罗子君一样被抛弃。

但愿女人不论多少岁,都有选择的机会,不论多自主独立,都有宽容的世界接纳,最重要,是要女人自己强大。

相关文章

  • 安娜自杀背后的不公

    之前在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初看时没有印象,觉得女主就是个矫情的人,享受着荣华富贵,外加帅军官的...

  • 模型生活

    自杀式的加班模式,喂养饥饿的生活。 叮嘱,被显得苍白无力,如“多喝热水”般的敷衍了事。 命运的不公,选择背后的泪与...

  • 米佳断送的爱情

    俄罗斯那个时期的作家,安娜在托尔斯泰笔下自杀,米佳在蒲宁手下自杀,仿佛自杀才能成为经典,可是每个自杀的题材都在赞颂...

  • 安娜.卡列尼娜后传

    安娜.卡列尼娜后传 安娜卡列尼娜站在引路天使面前,等待着天使将其带入地狱或天堂。 天使对安娜说“自杀的人只能送进地...

  • 开启宝藏的钥匙

    年幼的戴安娜紧紧地盯着目标,委屈、焦急、无助、愤怒的喊着:“不!” “这不公平!不!不!” 戴安娜的阿姨安提奥普将...

  • 【悦读】安娜之死,一场集体的谋杀

    终于读完了《安娜.卡列尼娜》,看到安娜死去的那一幕,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终于自由了。 关于安娜之死,有人认为是自杀...

  • 从《安娜.卡列尼娜》看女人命运

    终于把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这部巨著《安娜.卡列尼娜》看完,安娜卧轨自杀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又觉是必然。纵观...

  • 2021-04-30

    一个夜班, 三个自杀 每一个自杀行为的背后都有无数次自杀的念头,而自杀的念头背后又有无数次的绝望,他们的痛苦和遭遇...

  • 安娜的归宿

    这些天在听托尔斯泰的《安娜 卡列宁娜》,最后一节还没有听完,已经听到安娜卧轨自杀了。 托尔斯泰在文章的开头说:所有...

  • 安娜之死

    见 最近在看《安娜·卡列尼娜》,快看完了,安娜已经在思想上徘徊在自杀的边缘。 托尔斯泰这部宏大的巨著太过有名,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娜自杀背后的不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nm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