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灵动——重读《瓦尔登湖》之《冬日的动物》

灵动——重读《瓦尔登湖》之《冬日的动物》

作者: 远裳 | 来源:发表于2022-09-08 17:48 被阅读0次

    这是我读《瓦尔登湖》以来最轻松的一章,也是最愉快的一章。

    寒风凛冽,冰雪覆盖,本应该萧杀之季,人们对严冬避之不及,蜷缩在温暖的房间里沉溺,但动物们依然有着十足的活力,在风雪世界里上下跳跃,他们对四季都很热爱,都很公平,也总能在每一时刻得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梭罗把最大的柔软送给了有趣的山野灵魂。

    梭罗已经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深谙家庭中的习惯,因此他不会一直迷恋温暖的房屋,否则会昏昏沉沉,以致于不知道迷失自己。他要走出去,不是勇敢的走出去,是迫不及待地走出去,是“可以在这里闲庭信步”,去山林间与万物约会,去听演讲,感受家人们此时的亲密絮语。

    梭罗对冬日的动物们的描写亲昵自然,用各种新奇的拟人无意地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先描写观察,后议论思考。文笔从容和缓,静下来去读,会不由自主地随之走入那久违的山林,去一一结识这些动物们。

    猫头鹰是《瓦尔登湖》读者的老朋友了,之前读有关它的章节,就有了很强的代入感,尤其是夜晚中的鸣叫,刺破黑暗,警戒危险,听之不寒而栗。而梭罗听之认为“凄凉的哀号,去掉却优美动听,宛若惠东相宜的琴弦”,那是与寒冬最合适的旋律,在雁群面前,猫头鹰是骄傲的王者,是山林之神的代言人,庄严不可侵犯,它在守护这片领地,守护着黑夜,守护着和谐,梭罗对它敬而远之。

    冬日的瓦尔登湖并不寂寞,小动物们纷纷登场表演。狐狸“像林中恶犬般发出尖利恐怖的叫声,好像在满怀焦虑地折腾,或在寻求表白,或是苦苦寻找光明,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家犬,能够在街巷里自由奔走。”对它的描写,梭罗并不是站在人类高高在上的角度,更像是替狐狸在思考,在发言。他回溯早期的人类就是与狐狸等动物共同生活在这一片山林中,他们本应该是熟悉的伙伴和对手,不过是人类比他们变化的步骤更快些,相信小动物得到自然的馈赠,会变化得更好,只要人类不去对此妄加作为。梭罗真的是一位悲天悯人、胸怀万物的哲人。

    若我独自栖身瓦尔登湖,在小屋过夜,听到红松鼠上下蹦跳的声音,或许会害怕,或许会烦躁生气,但是梭罗没有,这些对他来说,却是一种享受,他在宠溺地欣赏可爱的精灵的嬉戏,“它起先警觉地溜出橡树丛,像风中的叶片时断时续地跳过雪地”,“突然又停了下来,面相滑稽,无谓地翻个筋斗”,“它边吃边玩,只享用玉米粒的那点芯儿”“它一会面对玉米思量,一会又在风中捕捉什么响动”,“真是个轻佻捣蛋、滑稽怪诞、匪夷所思的家伙”。松鼠不是在觅食,而是进行活泼地表演,本真演出,不在乎观众如何。这是我无福消受的,看来,我终究无法达到梭罗的境界,但并妨碍我喜欢《瓦尔登湖》,这是我读此书的主要原因。

    松鼠啃食后,玉米粒又吸引了松鸦和山雀。松鸦进食稍显笨拙,或许是太紧张了,而山雀轻松很多,“它们是那样自如随便,乃至有一只曾飞进屋内,落在我正搬着的一抱木柴上,随意啄食浑无恐惧。……一只麻雀落在我肩上停了片刻,我想,即便我身佩肩章也不会荣耀如斯。”难得在冬日,梭罗被一只山雀深深感动。麻雀是一种神奇的小禽鸟,它的生活无不与人类有关,很大程度上依靠人类生存,然而一旦被人类捕获,它竟然可以不吃不喝,直至死亡。熟悉了它的这样的习性,就会明白了梭罗为何那样的骄傲了。

    阅读本章,我想提出的疑问是,猎狗可以成为冬日动物队伍的一员吗?

    猎狗也同样被人类驯化,从而成为人类打猎的便利工具,梭罗用遗憾的眼光去观察它们,因为猎狗失去了原有的本性了,在嗅出气味后,没有了沉稳机敏,却陷入了癫狂,狂吠不止。但是看到猎物狐狸后,它们却呆住了,看着成为猎物的狐狸被猎人剥皮时,它又悄然无声了,我读到了兔死狐悲的意味。唉……

    梭罗曾经看过意味老商人的流水账簿,活生生的动物,变成了一列列数字,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如此钟爱动物的他实在不忍心看到这一幕幕惨剧。

    同时,梭罗冷静理智地思考:为了让林木稀疏一点,这种情况或许也有必要,要不森林会越来越密。这也是长远考虑,这种平衡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和谐。

    梭罗对自然就是如此的热爱,所以他实在不愿更加失衡,“田野上如果没有野兔和山鹑在最质朴、最本色的生灵之列,这些种群古老可敬,自古如此,今日亦然。它们极具大自然的本色和本质,跟草叶和土地最为贴切——它们彼此之间也如此,或是生翼,或是有足”。

    希望田野永远如现在一样繁盛,让我们以后都有家可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动——重读《瓦尔登湖》之《冬日的动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oa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