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书后有些人有写读后感的习惯。
但读后感写出来后分享给大家时,发现大家不感兴趣。
写一款什么样的读后感既表达出自己的领悟又能打动别人,让ta 也产生阅读的欲望?或者,让读者读了你的读后感后,迅速了解了这本书的大致框架和主要内容,了解它是否合自己胃口,是否需要找来读。
这是我一直想做到,但一直没做到的。
今天早上听了张XX的《童年的消逝》的读后感后,忽然醒悟到自己之前写的读后感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以前看完一本书写读后感,就是单纯地写自己看这本书的感受和领悟。这样写,如果纯粹当作日记(即不分享给他人看)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书你是看过的,清楚里面的人物、情节、结局,以及让你印象深刻的精彩片段。看到自己写的某种感受你会立即回忆起产生这种感受的片段。但如果是分享给别人的话,这样写就有问题了:看得人会很晕乎,完全不清楚你的某种感受是因何而来。
另外,感受是个非常个人的东西。往往看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产生的感受和领悟是不一样的,你是这样想的,ta是那样想的。
记得去年曾和朋友讨论一段话,每人挑出一句最打动自己的句子,结果没有一个人挑的是一样的。可见个体的感受差异有多大阿!如果一篇读后感纯粹是以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写就的,那它的吸引力不会很大。
张XX的这个读后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要想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第一,还是要认真读书(或文章),在读的过程中,需要做一些思考。深入的思考,才能提取它的精华。
第二,写读后感时的态度要理性。读完一本书,应该站在“解读”这本书的角度来写读后感。既然是解读,就应当用一个相对理性、公正的态度去解读,尽可能小的把自己的感受压缩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多地还原书作者的感受和用心。
第三、对书做一个条理化的分析,理清这本书的框架、逻辑,找出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或者是找到最震撼你的部分,把它作为核心来建立读后感的框架。
读后感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的框架而不是沿用原书的框架?我记得一个人打了一个比方,说得非常精采。他说:“一本书动辄几万字,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而读后感往往只有一两千字,最多也就三四千字书,体量差距这么大,它们的框架结构肯定不一样。原书相当于一部电视连续剧,而读后感相当于一部电影,或者微电影。电视剧和电影的内在逻辑是不一样的,那么它们的框架是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如果我们把书的框架用在读后感上呢,很有可能是失败的。
比如这篇张XX写的《童年的消逝》的读后感。他把书的内容做了一个梳理之后 ,找到这部书最核心的问题后,提出一个新的框架。他把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什么是童年的消逝?电视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第二、童年的消失只跟电视有关吗?第三、透过童年这个概念该书作者怎么看媒介技术的巨大影响。
提出这三个概念之后,再详细地对每一部分进行解读。解读时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他在每一部分都会揉进相关连的当下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把一个理论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实例来讲清楚。最后当三部分全部解读完之后,他对全书做了一个概括性总结,也就是他自己对这本书的整体理解。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能在读者阅读该书时起到一个辅助理解的作用。
第四:读后感的写作形式:
个人认为,写作时,因主题、内容的不同,写作形式 也应不同。读后感虽然主要的内容是围绕书的内容写出,需要客观、理性,但这不意味着它就只能平铺直叙。 并且不同的书它所要表达的思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书的“气质”是不一样的,那么读后感还是应该寻找一种最适合它的方式。直白地讲,就是情感类、专业类和励志类的书读后感的写作形式不应该套用同一种模式,还是应该有差异的,并且也不应该是原书的缩写。
题外话:附加收获:
张XX的这篇《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不仅给我今后写读后感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对我今后读书提出了一个新要求。
以前读书 尽可以轻松翻过去,我只需要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写出来,这是一个轻松而畅快的过程。但建立在浅层阅读基础上的读后感注定了就是一种很浅层次的表达,表达的是看书后个人的情绪、感觉,而不是原书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要想尽可能理解原书精髓,之后再尽可能还原,轻松的浅阅读是不够的 ,需要深阅读 ,需要在阅读时不断地进行思考、思考、思考。思考之后理解,理解之后表达。这其实是非常难的。张立刚式的读后感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深度阅读,深度理解、深度解析。
也就是说,我今后要写读后感,写好它必须先得深度阅读。这个附加收获要求相当高!尽力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