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开始,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如火如荼开展。班级群里也热闹非凡,大家都在讨论应该送孩子去哪个班学习。
有个妈妈说:
我想给我家妞报珠心算班,我家妞数学太差了,哎……这我早料到,她爸当年就不听我的,如果推迟一年入学,现在学数学就不会这么吃力了。
另一个妈妈马上接应:
我家那小子特贪玩,我也料到上小学他肯定还是这样贪玩成性,我劝他爸上小学时转到另一所学校,不跟幼儿园原来那几个同学同校,他爸不听,你看现在,证实我预言了没有?我想报个书法班,训练他的定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想报写作班,现在高考语文分占那么大比例,按她现在语文这水平,几年后怎么高考?
我女儿一直学舞蹈,现在看来她不是学艺术那块料,今年我还是换一个班吧。
我家那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任其他自生自灭。
……
爬楼看完他们的讨论,我不禁赞叹这些家长,难道他们都是预言家,怎么几年前就能预测到今天的事?
其实这就心理学课程提到的“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如果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他便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一直说孩子不聪明,孩子自己也认为自己不聪明,而且认为这是上天已经注定的,他自己无力改变;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调皮捣蛋,那么他总是要找机会表现他的调皮捣蛋。
也就是说,孩子被分配到一种特地的角色后,就开始认可这个角色,并且进入这个角色当中去。
在一次写“我想对××说”习作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每次邻居告状完都会苦口婆心地对爸爸说:“再不好好管教他,以后有你们好受的。”
爸爸接受他们的劝告后,就会让我跟邻居认错,承诺以再也不欺负邻居小弟弟,我表面上认错,心里却在想下一次我要变本加厉地报复他们。
几天后放学回家,看见邻居又从我家走出来,我急忙躲起来,不敢回家,我能猜到只要我一踏进家门就会发生的情景——
爸爸一边用手指戳着我的额头一边说:“过来!认错、道歉、承诺是你现在必须做的,我看以后还有谁愿意跟你玩。总有一天,你会闯祸的。”妈妈摇摇头,双手一推无奈地说:“你怎么不懂得争口气,天天有人告状,不丢脸吗?”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其实我也想好好跟小朋友相处,可他们就是不相信我,我不小心碰到他们,他们就告状说我打他们。而你们也相信他们。他们越不理我,我越招惹他们。你们越不相信我,我越做给你们看。反正在你们眼中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看完孩子的习作,我感到很意外,虽然他比较调皮,但我真不知道他在家经历了这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时候父母的一个字、一个眼神、一种语调足以告诉孩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父母对待孩子们的方式,不仅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感受,而且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不好的标签会影响孩子自己的行为,好的标签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呢?
我有个朋友,女儿比我女儿大一岁多,乖巧懂事一直是她的骄傲,我经常以她女儿树立榜样教育我家的小妞。
有一次我们四家一起去吃火锅,因为朋友两公婆吃不得辣的,所以我们特意点了一个鸳鸯锅,席间朋友女儿往锅中不辣的那边使劲帮父母夹菜,吃完饭帮父母要水果,朋友两公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而我们其他三家小朋友的表现呢:我女儿和她爸在比赛吃辣,另一个却嚷着让她爸帮捞喜欢的肉片,还有一家站起来伸舌头喘气,体会吃重庆火锅让舌尖跳舞的感觉。三家的热闹与她们一家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
四个小朋友年龄相仿,应该有童年应该的生活,而朋友女儿却提前活成了一个小大人,学着照顾四十岁还没老的父母。回宾馆的路上,我们都在讨论火锅的话题,只有朋友女儿沉默不语。我一直在想:懂事这种标签藏着多少“不真实的自己”?
如果一个孩子已经陷入到了一个角色中,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一辈子都要饰演这个角色?他会被永远禁锢在角色当中,还是能够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我把学生那篇习作发给他父母看,他们也很惊讶,觉得这种解决方式过于单一、粗暴。表示会尝试用另外方式宽容对待儿子。
我及时表扬他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方面,也鼓励他们多给孩子一些对他的正面反馈。我们都在努力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他父母说真的很神奇,邻居告状次数越来越少,他跟父母也不那么敌对了。
我也和朋友谈过,她女儿如此乖巧懂事,但在她内心会不会有其他的什么感受,因为担心害怕有损“乖乖女”形象而不表现出来。
朋友开始尝试着让女儿说出心中的感受,并告诉她所有这些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他们也也不再用“你这么大了,应该……”这样的方式来绑架女儿。
甚至有一次她向我们报喜,她女儿终于敢顶撞父母说不愿意再迁就她表弟了。
朋友见她女儿变开朗了,由衷地说,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每个孩子生来都清清白白的,无意中就被我们大人安排了各种角色,但只要我们尝试新方法,就能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