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名很耳熟了,封面也非常眼熟,但一直没有翻开这本书看,猜想着应该是一位温和善意有智慧的叔叔帮助女孩成长的普通故事,特别一点,也许叔叔的个性很有趣?直到昨天下午,翻开它,读书超慢的我读到过了十一点,算是为数不多的让我一气读完的书,然后我把它列为都小妹的必读书单。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它没有目录,我认为没有目录是需要勇气的,要有让人一直无法猜测下文却又要读下去的吸引力。像我这种读者,看不到目录心里就不太踏实。大概翻了全书,啊,竟然是以书信“第一封信”,“第七十封信”这样为题,我明白了它为什么没有目录。这种书信式的小说读过《亲爱的汉修先生》,不过这本并不像汉修先生那样穿插了很多鲍雷伊的生活情节,内容全是书信。而且我注意到信是单方面的,没有回信。哇,我开始钦佩这位厉害的作者了,开始好奇,这样只有单方面的书信,写些什么内容呢?怎么吸引人看下去呢?
写信的人是孤儿院长大到17岁的女孩乔治莎,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个子“长腿叔叔”资助她上大学,条件是每个月给他写信,乔治莎听到的原因是他认为她可以当作家,而书信可以帮助她练写作水平。从来没有离开过孤儿院的女孩到了大学,有很多想倾诉的事情,所以她给长腿叔叔写了很多信。
读了乔治莎的几封信后,我首先想到可以推荐给女儿读的私心之一,是展示给她怎样写好日记。因为女儿总是固执地在日记中记流水,乔治莎的书信也是日记,但心中有个倾诉对象,读起来有趣得多。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书信中我们读得到乔治莎的心理成长。跟从小在正常的幸福家庭的女孩同住一屋,她起初有敏感和自卑,但在这些倾诉中,她渐渐清晰地塑造了自己的价值观,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对自己来说如何才是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读得到乔治莎真诚和坦然,她起初对孤儿院的痛恨,她对待大学的学业态度,她喜欢和不喜欢的朋友,很亲切却乏味的农场太太……这些心声都会对阅读者带来启发。
这个记录和思考的过程,我希望女儿也可以慢慢习得的。好的儿童文学里都能看到思考的重要,和乔治莎一样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有很多,为什么单单是她被选中成为资助对象?为什么她能在大学中甚至未来成长得那么好?大概是她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就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里的那个女孩。
随着乔治莎的成长,她的思考随着她的知识储备和阅历的丰富也在升华,所以我们越往后读,会读到信中涉及的思想内涵也越发丰富。比如她几次提到的“女权”问题。倒回去看,乔治莎被资助本身是一个奇迹。因为之前这位好心的叔叔资助的都是男孩。那个时代,女性连选举权也没有,谈不上是一个“公民”。“我们国家拒绝让像我这样有道德、有文化、有良知、有智慧的人拥有选举权,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杰维少爷信封社会主义被认为是精神错乱,钱花在改革上是浪费,而应该买游艇、汽车和矮种马。有钱人家的女人只关心珠宝、裁缝和社交聚会。这些才是“正常”的。好在乔治莎一直都认识她自己,她有自己的人生观。
唯一让乔治莎难以抉择的是她的爱情,其实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阶层,她的无产阶级孤儿院身世与杰维少爷的名门望族高阶身份的不匹配,虽然她自己也认为杰维的观念与传统思想不一致,也许并不介意这一点,但想到要坦诚这一点,她还是觉得相当可怕,宁愿孤独终老。
最有趣的就是结局啦,虽然你可能早已经猜到某种结果,但是你还是想亲眼见证,想一直看下去,让多年不看偶像剧的我也被他们甜了一回,很高级的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