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前天、大前天以及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心里不断挣扎,躺平的感受美好吗?躺平就可以不运动、不熬夜、不生病吗?若保证低消费、不浪费、现有经济够躺平2年,之后每一天的心情都会非常愉悦吗.........
终究抵不过好奇“为什么”背后的答案、想要改变自己并最终能成为最好自己的欲望(我很小就明白我要终其一生努力去成为那个最爱的自己),我睁开眼开始了各种平台搜索、检索,听大师侃侃而谈.......在这里分享有趣的两个故事及背后的看法,也许有所感知,也许找到了不冲突、我想要的那种理解了。
有人说,躺平是中性化的词组,可以是积极的思考,也是部分90后颓废的代名词。记得和大神聊起过“如何看待90后在整个新时代发展洪流中的位置”,最后我们一致点头其处在十分之几的位置。也许世界上的人们对待贴标签这件事从来都不吝惜,可以在疫情期间印上“扛得起的90后”标签,也常常被人槽说“垮掉的一代”。于是有人做了关于90后的社会调查,发现大部分的90后平凡诉求的背后是希望时代发展的洪流可给予我们时间思考,同时我们面对60、70、80后不曾遇到的、更高难度的问题与挑战,也需要一个隔断期来调整自己。人不喜欢程序化的旅途,猎奇的心才是其高级所在。我们不希望“青年读书→中年为养娃服老→老年再来想这生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你有养老保险我还时间不够”。所以,有人说我们好像垮了,工作挣钱提不起兴趣,吹婚买房生娃等奢侈品通通拒绝,常与穷游为伴,徜徉网络世界。垮了么,也许不。
90后的我们大都经历过穷吃穷穿穷看的世界不够远,所以我们想读书逐步跨出去,去更好的平台认识更优秀的人,使自己丰富、成长甚至打破曾经池塘便是大海的三观以重塑自我,我们不再对别人口中世界好与不好表示深信不疑,我们通过考大学、考研深造甚至涉猎各类书籍得知每个人的元认知不同,看待问题的思维相去甚远,加上信息纵横传递致使真实性逐渐降低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正以最大的好奇和最持久的姿态对这个世界的精彩表达敬意、真诚奋斗的初心。
愿我们相互理解和接纳不同时代的青年人有不同的挑战和生活意义,愿我们相互倾听和鼓励,愿我们都在成为更好自己的路上!
(有人说亲身体验“躺平”后,自己变小了,也许吧,我应该不会真正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