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锯子君。
本周锯子君跟大家分享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
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目虽然属于材料作文,但在审题方面基本不存在障碍,难度不大。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悟。
1.考题回顾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思路点拨
一、叙写真事。
叙写真实的经历,才能写得更具体、更详细、更传神。初中生有许许多多关于“习”的经历,选材极为宽泛。
如课堂学习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课外兴趣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方能有所收获,习作、练琴、背诵等绝非一日之功,而是要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二、表达实感。
每一个事件都是孤立的存在,但若能从中领悟出普遍的哲理,那就成了我们生命中的瑰宝。
因此,我们在叙述“习”的经历后,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如叙述“习”字的过程,我们领悟出字如其人,写字方方正正,做人也要正直。
这种感悟,要建立在叙事的基础上,基于对“习”字的深入思考。
三、思考实质。
如果写作议论文,就需要对“习”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思考。
结合材料内容,我们可以确立不同的论点,比如,“反复练习,方能成功”“真正的‘习’不是机械地反复训练”等。
当然,确立观点之后,我们还要选取富有说服力的材料,根据写作需要,选取恰当的论证方法,进行合理深入的论证,并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从而有力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3.佳作欣赏
尝试+练习=成功
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敢于尝试是至关重要的。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会带来成功的甜蜜,但一定会带来收获的欣喜。通过尝试,再勤于练习,我们的知识就会一天天增长,能力就会一点点提升,心智就会一步步成熟。
我的数学成绩比较好,也是数学课代表,很多同学遇到不会解的题都会来找我帮忙。说实话,我觉得还挺风光的。可是我有点偏科,语文成绩一般,作文更是我的弱项。尽管老师讲了很多写作要领,可我就是不会写,要么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要么是东拼西凑、胡乱杜撰。
我们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作文写得有亮点的地方,老师就会在作文本上奖励一颗小红星。如果能集齐五颗小红星,就可以到讲台上念自己的作文,而且老师还会精心修改发表到杂志上呢!
我的作文每次都只能得两三颗小红星,所以根本没希望,但在内心深处,我是多么盼望有一天我的作文也有五颗小红星啊!
上周三,老师向我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张婷的作文在杂志上发表了。
当天,杂志就在班里传阅开来,我也迫不及待地欣赏了她的“大作”。这不就是那篇得过五颗小红星的文章吗?老师曾让她在讲台上念过,当时我还不服气,心想:这种文章也算写得好?可现在,它端端正正地印在那本杂志上,千真万确。
我羡慕不已,斗志一下子被燃起了。“不尝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也要写出好作文来!
从那以后,每次作文我都会认真对待。课余搞摘抄,积累优美的词句;每节语文课前,背一句经典句子;每周三篇日记。另外,我还时不时写几篇文章交给老师修改,并认真分析老师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作文也发表了!
那天上晚自习,老师突然让我到讲台上念作文。我的心怦怦直跳,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都聚焦在我身上,我愈加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什么事都有第一次,只要敢于尝试,就会有收获,就像你这篇文章,你尝试了,不就成功了吗?”
老师的话鼓舞了我,于是我亮开嗓子,大声念起来。
念毕,同学们都为我鼓掌,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敢于尝试,使人敢于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勤于练习,逐步奠定成功的基石。
我坚信,尝试+练习=成功。
4.满分揭秘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朴实自然。
小作者详细地记叙了自己的一次“尝试”经历,其间有期盼心理的描写,有奋斗经过的描写,也有收获喜悦与自豪的描写。
文章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开头用排比的修辞点出主旨,结尾又用排比句收束个人的感悟,使得文章首尾圆合,读来意蕴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