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录-王阳明

摘录-王阳明

作者: 入世修行中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6:41 被阅读29次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在浙江余姚。

    1

    先来谈一下“王学”的主要内容。

    通常说“孔门大乘阳明禅”,实际说的就是“王学”或者“阳明学”受到禅家思想的影响。(其实就是儒家思想里面的佛教思想就是禅学。)

    当时的禅者皆杂学,禅宗的人也不仅是学习禅宗,他吸取了中国的文化。当然,它相应的也影响着其它思想,心学就是受到禅宗的学术影响,改造了儒家的学说而形成了儒家独特的流派。

    它不是理学,也不是原来孔子的学问,当然和孔子也是一脉相承的。

    禅学实际上是杂学,佛学又入于儒释之间,儒家的思想接收了大量的佛家的思想。正因如此,王阳明就成了集大成者,他以禅学来诠释他的心学,用禅宗的思想来诠释王阳明之学。

    所以我们叫他“孔门大乘”。

    “阳明学”或“王学”其实有三变,它不断的有个变化过程。王学三变,终于认识到圣人之道,自性俱足,不必外求。

    变化的过程就是“悟”的过程,其实,“悟”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当然,也只有你坎坷不平,经历了艰难困苦,你才能有所作为。

    你看历史上,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乃赋离骚,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王阳明经过了艰难困苦,才能够创造出来这样的心血,如果没有他艰难困苦的经历,那他的心血是创作不了。

    那么,王学三变过程中,他都先后习了什么?

    先是辞章之学,考亭之学(也就是理学),然后佛、老之学,最后入到了他的心学之门。

    这个门其实就有禅学的心性之海,禅宗思想是什么?就是:“默不假坐 心不待澄 不习不虑。”

    默不假坐,就是不需要坐,这在禅宗很重要。

    一说就是坐禅,坐到那,错!

    “坐”不等于是“禅”。

    “默不假坐”实际上就是解放了自己的思想,把他自己在困境中解放出来,不需要去坐,只要识得本心,反归本心,求诸本性,就能够达到最高的境界,达到对终极真理的意思。

    从而到达“心不待澄,不习不虑”这样的一种禅学的心海中去。

    2

    再来看一下,王阳明的禅学思想渊源

    一个方面是宋儒。

    也即是宋代的理学家借禅谈儒的风流余泽。宋儒借儒谈禅的人很多,像程颐、程灏,包括朱熹他们的学问都是这样。

    虽然,理学王阳明批判它,陆九渊曾批评说:"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但它也是对禅学有吸收,这样的风流余泽一直对王阳明的影响。

    另一方面“本自禅学中来”的陆学对朱学的不断冲击。

    就是陆九渊的学问对朱学的不断冲击,其实,则是理学和早期心学不断的冲击,不断的批评。

    刚才我说“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就是说我的功夫,识得本性便能成佛,心即理,理即心,这样的最好。

    所以它不断的冲击理学。

    三是“正人心”的政治需要。

    这一条很重要,就是在现实社会当中不仅是要灭“山中贼”,更重要是要灭“心中贼”,要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四是禅宗思想的世俗化变异。

    禅宗也向世俗化变异,它不仅仅是一种超越,它要参与到现实政治当中去,参与到现实社会当中的儒家思想当中去,参与到中国文化当中去……

    它不单纯是一种神圣的境界。

    慧能不是讲吗?意思就是说我们佛教的思想识得本性便能成佛。成佛是在世间完成的,你离开了世间一切的事情就做不成。

    佛教就是参与到现实世界当中来,我通常叫入世的转向,一定要参与到现实社会当中来,和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要发生一定的关系。

    王阳明曾有过笃志佛学的历史: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道若是,其简易 广大(王阳明《传习录》上)

    圣人之学就在佛教,这一点是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他孔门大乘——心学的形成,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和禅宗思想对他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

    再来看,阳明禅。

    臣亦窃尝学佛,最好尊信,自谓悟得蕴奥。(《王文成公全书》卷九《谏迎佛书》)这个表现很具体了,他说得到它的精髓了。

    我学佛就得到了它的精髓。确实是这样,真正是一种学问,它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

    谈到这里,说一下时下一种观点。

    一谈到禅宗就说它就是一种信仰,其实不是老百姓的烧香拜佛,它是一种学问,是一种学术,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辩证的思维。

    就像儒家的思想一般情况下说的都是直接判断式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知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都是判断式的,不需要辩证思维。

    佛教对这个是有逻辑推理的,它是辩证思维。而佛教的辩证思维对中国的思维是影响很大。

    《金刚经》中“是名实相,实相非相”,这个实相不是实相,我们叫做实相,这就是一种辩证思维。

    实际上禅宗的大量思想都是一种学问,都是一种知识,都是一种辩证的思维,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个宝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如何去把握这个东西?

    读书的时候常常说,最起码有八种,一般都少不了。理学的《今思录》,心学的《传习录》,孔子、孟子更不用说了,这都少不了。还少不了的就是《坛经》,这是唯一的中国人写的佛家的经典。

    《坛经》有一句话,叫“不思善,不思恶,见本来面目”,王阳明就考虑到了。特别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直接从这里转化。

    “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善恶是人最根本的一个东西,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个善恶,这个善是不与恶对的善。这个是佛家的辩证思维,也是正人心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就是所谓的良知。

    《坛经》里有很多东西,像风动,幡动,还是心在动?一个人说是风动,一个人说是幡动,慧能就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

    这个都是它的一些辩证思维的特点。

    当然他也说了,“龙场一悟虽得之天启”是天对他的启示,但是也是从五经印证过来的。

    3

    最后,王阳明的思想我们从四个方面说。

    第一、心是王学的核心命题和基本范畴,是仿照禅门之超越观念而确立的绝对本体。

    至善(不与恶对)是心之本体,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

    至善就是良知。

    他说心是什么呢?心是中,中是什么呢?中就是无所偏倚。

    实际上禅宗所谓的中就是什么?不落两边。

    不落两边是一种超越的观念,不是A也不是B,不是A,不等于就是B。不是有,不是无,也不是已有已无,也不是非有非无。

    这个就是辩证思维,很有意思,有的觉得不可理解。

    比如问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他就说“如明镜然”带有儒家的观念了。

    “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就是没有丝毫的污染的。这也像禅宗说的话,禅宗说人的本性就像天上的太阳,有乌云遮蔽的,拨开了云雾就见到本来面目。

    王阳明也说过,说圣人的心就像晴天的太阳,贤人的心就像阴天的太阳,那么愚人的心像什么呢?就像我们雾霾的天气。

    但是无论什么天气,太阳总是存在,人的本性像朗朗的日月,永远照耀着山河大地。

    第二,最能代表这一超越、无对的至善之心的观念,便是王门的四句教。

    这是王学最基本的观念,能记住这四句话,也就记住了王学全体的思想。哪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王学的思想。

    最重要的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禅学追求的就是超二元对立,你一定不能落两边。

    其实我们很多的事情就是落于两边了。

    《红楼梦》中林黛玉曾经说过一句话,意思就是:只要有了你就有了我,只要有了我就一定有你。有了你和我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有了冲突,有了冲突就有了烦恼,有了烦恼和冲突,小则就是妇姑勃溪,大则就是杀人盈野。

    这种分别的思想,落于两边的思想,常常是万恶之源。有了这种分别的思想,常常会使你掉到诱惑的陷阱去。

    所以人的最大弱点就是经不起诱惑。

    比如说现在的有些东西,钱到底是多还是少,一百万是多,一千万是多,还是多少是多?其实无所谓多少,相对于少它就是多,相对多的它就是少。

    所以说一定不能够落于两边,只要落于两边就一定有分别。一定要超二元对立,有了善恶的对立就会有了冲突,人的本心是向赤子之心,生下来的小孩子是没有这个区别的,没有分别就不着相。

    有善有恶了就是你的意念动了,你的仁欲来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你只有认识到善恶,就是我们说的世俗通常的善恶能分辨了这个才是良知。

    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是能够识别善恶的,即使最坏的人。为善去恶是格物,围绕这个王门的四句教就能把握了。

    第三良知。

    就是禅学不假外求的昭明本性。

    良知是什么?人本来就具有良知,其实是孟子说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杨简见陆象山,他曾经问如何是本心?本心到底是什么?

    陆氏借他刚才处理的一个案件,就是断扇讼来点悟。这个扇子是谁的?就是你知道他的是,你知道他就是是,你知道他的非就是非,这就是本心。

    王阳明说,他说的是非之心就是本心。

    刚才说的断扇人,你知道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那还是以他个人的见解,但是那个就是本心。

    第四,依根器利钝而施教不同的教学原则。

    不仅是有教无类,而教学的方法也是不同。实际上这种方法也是禅家的方法,即不能说破。

    当然它有时候还是说破,反复的说,说不明白再说,不过是绕着说,指桑骂槐,踢你一脚,给你一拳,启发你的悟性。

    有王门下惠能、神秀之称的王畿、钱德洪曾论及阳明之学。实际上钱德洪是保守的,依靠的是王学的基本观念而王畿是对王学不同的说法,表现的就是四无、四有。

    也就是说王学的看法不尽相同,看法在他的两个大弟子当中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是四无,一个就是四有。

    王畿说的意思是什么?“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之体既然是无的话,那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所以应该是无善无恶意之动。良知也是无善无恶心之至,格物也应该是无善无恶是格物,四无。

    这是王畿的理解,既然都是无,这个理解也有道理。

    但是钱德洪的理解又不一样了,钱德洪理解就是所谓的四有,四有其实是三有,因为是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不能变,它不可能变。但这个心就叫习心,所以也可以说有善有恶心之体。

    王阳明的解释,其实这应该说离禅家比较远一点,说破了。

    先是说二君之见正好相资,就是互相借取,不可各执一边。

    利根之人,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工夫。只要一悟,这就是工夫,就达到了本体。

    人己内外,一齐俱透,就是说你根好的话,你悟性高的话,那就可以接受四无。

    也就是说本体悟性高的人才去悟本体的方法,悟性不高的一般人,那你还是要加强个人的修养。汝中(王畿)之见是我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为其次立法。

    王阳明这个说法我觉得有一点自我辩护的意思,所以他说二者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不仅相资,相借而且可以相取为用,这样就可以入道,达到最高的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录-王阳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w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