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大意是某个女孩子为了男朋友,放弃了原本工作的城市,去到了他的城市,和他一起生活,原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想到,最终以分道扬镳收场。
想起2015年我要从山东到上海的时候,山东的领导和同事们就经常这样提醒我,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可我还是去了,一方面是为了男朋友,一方面,是我喜欢南方多过北方,我喜欢南方经常可以看得到绿色和各种鲜花,喜欢南方的天气不干燥,所以,在上海的两年里,过得并不觉得有什么苦。
2017年,又跟着他回了南昌,他的老家,一来因为我们在上海买不起房,二来我觉得反正我也不想回自己家,去哪都无所谓,而且,自信适应能力这么强,到哪都一样。
回来的前两个月,他几乎每周都要和他的朋友吃饭,打麻将,打游戏,玩到深夜才回来,而我,初来乍到,什么朋友都没有,也不喜欢和他那帮朋友玩,没什么共性,于是经常孤单一人不知干嘛。加之他经常出差,所以我也经常被新同事开玩笑说“你男朋友又不在家啊”,我还没有能一起吃饭一起逛街的朋友。
爱情好像应该总是浪漫的,但事实是琐碎的。
比如洗衣服,我帮他洗衣服,洗内衣,但是他却没有帮我洗,我觉得很不公平。比如打扫卫生,叠衣服,清理厨房,不知为什么,出现的问题比上海多的多。
不满,不开心,感觉跟他只能一起在外面吃个饭,看个电影。逛街?绝对不可能,我对他的品味难以理解,给他买的衬衫他觉得太正式,不适合见客户穿,一定要去海澜之家买带领的半袖衬衫,说实话,我是觉得海澜之家是爸爸辈的衣橱,不是男人的衣橱,给他在网上买的鞋子,他一次都没穿过。当然,我也不觉得自己的品味高到哪里,只是,跟他没法就穿衣风格达成一致,我也更加讨厌他说“你都不帮我打扮打扮”之类的话。
埋怨,各种琐碎的问题。抱怨都比以前多了很多,我都记不起自己上次大笑是什么时候。
直到今天晚上,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也只是一个还在拼搏的同龄人而已。
也许,我寄予了希望在他身上,却忘记了我的世界是要自己建立的,依赖一直是我最鄙视的,但我却在拼命的做这件事,以至于给了对方很大压力吧。
爱情到后面,一定是生活的点滴,我也不确定我们最后是什么样,分开还是在一起,我也不再去憧憬。
关于洗衣服,以后各自洗各自的,已经达成一致。关于买衣服,各自逛各自的街,我也要尽快找到可以一起逛街的朋友,也培养自己独自逛街的能力和兴趣。关于公用食物,比如厨房、客厅,我会保持整洁,做的食物不再祈求他喜欢(因为我喜欢的比如薏米粥,对他而言简直不可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我不再一味迁就他,如果他不喜欢,那就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好了!
相对独立,有彼此的世界,也许才是最好的。
不再对他要求太高,他也只是一个还在拼搏的同龄人而已。
对自己要求要高,因为你的人生只有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