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热的天气,非常烦躁的心绪,很多事没做好,讨厌自己心慌意乱的样子,可又改变不了,行吧,趁现在不忙,杀死一些脑细胞来写展记。
6月3日,我趁着解封看第一次展览,拿着还未过期的核酸码,找了一个自己认为阴沉沉的天气,其实过不久,太阳公公就微笑着上班了,把我烤得外焦里嫩。
展览在外滩某处,万国博览会中的某一座。这样的房子通常都有历史沉淀的。展览名字叫做《蓝色多瑙河》,你倒是音乐展吗?非也,不过是些国外新锐艺术家,杂七杂八的艺术品堆在一起,让你看不懂呀看不懂。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斯特劳斯创作,可谓闻名遐迩,曲调也是老少皆宜,人人都能哼两句。曲名受诗人卡尔.贝克的诗作启发:
“犹如山脉金矿,
心怀信念与真实,
在多瑙河上,
多瑙河上闪耀蓝色光辉。”
参展者是12位艺术家,以艺术表述真实信念,最终合奏出充满时代精神、抚慰人心的圆舞曲。让参观的人跟随展览脉络,思考关于虚拟社交、自然世界、都市空间等热门话题,探索人类或者对心灵的冥想,总而言之,你读了简介再欣赏了作品,不明白就对了,这即是当代艺术的魅力所在。
因为刚解封,只有一楼可以参观,进去后大失所望,和广告里宣讲的完全不同。非常迷你的一个展厅。
展出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叫作“社群交响”,讨论社交媒体、过度消费等话题,发掘当前社会不同社群的心理现象。
作品《虚张声势》一个男子端着香槟仰天大笑着,衣着时髦,虽然只穿T恤,配上蔷薇粉的底色也煞是惹眼。另一只手中是制作精美的食物,一只十字架耳环在整幅画中闪闪发亮,亮到你觉得它真的悬荡在那里。的确,现代人生活包装过于精致,以至于标配过高,进而迷失了世人本来生存最纯朴的样子。那笑容彻底,但掩盖不住内心空虚。
展厅中最漂亮的一只粉红贵宾犬也属于“社群交响”的一部分。这只贵宾犬粉粉嫩嫩,贵气逼人,头上毛茸茸,模仿巴洛克时期贵族的蓬松假发,眼睫毛长长,浓浓的眼妆,四条腿纤细,像穿着灯笼裤高跟鞋,神态高傲矜持,其实是讽刺吧!讽刺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那些装高规格,高消费生活的人,就像巴洛克时期的贵族,他们过度追求的仪式感,生活奢靡,反倒遗忘人生幸福的本质是简单。
第二篇章叫做“自然咏叹”。它深入探讨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我看见展厅中间有一个雕塑,那是利用环保再生材料创作的,像缠绕的树精,像扭曲的人形,像梦幻里的骨骼,像精灵的舞蹈,像迷失的梦境…创作者意在让物质回归大自然。到底是思想的纷杂还是精神的交错,虽然看不懂,但展厅里最吸睛的还是这幅作品。
归属于这一篇章的还有几幅工笔画,画着模仿古代的花鸟鱼虫,但又加入新的元素,没明白为何要放在一起,也许花鸟鱼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吧!只能这样解释了。
第三篇章叫作“空间韵律”,都是些抽象艺术,在我看来就是各种各样的大小方格子,没觉得美,顶多是色块的强烈冲击。据说是艺术家在探索都市发展的角角落落,他们利用视觉转换的多维空间,展开空间与心灵的对话。真的对话了吗?作为观展者的我无感。有些画作以大尺幅的黑色为背景,在反覆重叠的立体线条中描绘出多视角的空间,表达他们对于都市建筑、空间的反思与想象。我也许体会到了,就是现代人冷漠,凌乱,孤独,负重而行的压迫感。
有两个像陀螺或者漩涡的极简雕塑没看明白,它们被砌在墙上。创作材质不明,据说是毛玻璃或者木质。它们要表达的是尽情延伸空间的可能,细微如一滴水,宏大如浩淼的宇宙,看着它们是否让你到达冥想的境界,唉,我觉得它们丑,也许是因为自己思想不够深刻。
工作人员很友好,当我问她还有哪里可以参观时,她说可以去三楼五楼碰碰运气。我乘着古老建筑里的电梯兴致冲冲到楼上,结果都是铁将军把门,再沿着乌漆漆的螺旋楼梯折返。
底楼门厅还是一盏亮晃晃的大吊灯,这估计都是万国博览建筑里的标配吧!好吧,这里我来过了,我喜欢老建筑里的味道,它让我想象,曾经居住的身着燕尾服和拖地纱裙的红男绿女,觥筹交错,如梦似幻,而我似乎已经忘了那让拿我看了一脸懵逼的展览…
网友评论